第三百三十九章 互谋-《大秦之我是子婴》


    第(3/3)页

    “此事不难。”尉缭点头,“然秦王有李信,陈豨,陈贺为将,何苦求章邯?”

    “仅是李信罢了。”子婴忧色上面,“衡山国须毋杀东陵侯,必有所谋,而昔日须毋似与刘邦有旧交。刘邦若未死在巴蜀,只需在别国露面,传信至秦,陈贺等人必反出秦地。便是留秦之人,亦心怀别谋。陈豨在田荣死后归秦,近日之举虽可谓尽忠,寡人却觉陈豨另有所谋...”

    子婴本不心疑陈豨,也思索过是否是如今陈豨率大军在外而生此心。但今日每每想到陈豨,即便克制,那种惊惧感仍涌上心头。

    这种感觉很怪,知晓陈豨私自领兵还未有过,不知为何。

    “呵...尉缭先生该是以为寡人犯了君主猜忌臣下之旧病。”见尉缭皱眉,子婴自嘲道。

    “不!秦王若当真有此顾虑,倒真有一种可能。”尉缭正色道,“陈氏与那位之渊源颇深。当下之局,还未可联合。他日秦王必要提防。”

    “哦?”子婴知晓尉缭所言之人是谁,但若真如此,此局过大了些,燕国的那位恐怕亦在此局之中。

    “此时思虑还尚早,韩信若在,秦王可不好走到那一步。”尉缭似安抚似自得道。

    “无妨,燕地秦徒定可察觉那人怪异之处,寡人自会知晓。”子婴道。

    二人之间忌讳已挑明,分析别事,格外心有灵犀。

    “不知秦王所派二地之秦徒,哪一方更早发难?”尉缭问道。

    “皆动!寡人要让墨楚无法安居于齐!”子婴目眺东方,“荀晋亦该受够了华山,楚地一事还需派他亲自前去。”

    ......

    十数日后,楚国,彭城。

    荀晋缩着脖子低头,处于大殿之中。头前便是项羽,范增在身旁紧盯,每一处毛发,似被周围气氛震到发颤。

    “陈平!坑老子!”

    荀晋心中暗骂,十数日前陈平跋涉至华山,亲自“请”他下山,将功折罪之景还历历在目。

    【“荀典客身在此地受苦了。王上开恩,有一事交于荀典客,若有所成,此前种种,王上皆不计较。”陈平朝着荀晋拱手。

    “陈大夫多礼了。”荀晋激动的气息不稳,连连扶起陈平,“王上所托想必是大事,不然便随意交于庸人。王上既信在下,即是刀山火海,在下万死不辞。”

    荀晋说着,还趁机目挑王周。

    “哼。”王周心觉无聊,不予理会。

    陈平脸上坏笑再也隐藏不住,“荀典客无惧便好,王上交代之事乃是...出使楚国。”

    】

    “死陈平!本典客若能安然归秦,再从你嘴中接令,老子便不姓荀!”

    荀晋心中狂骂,只因此次不只是出使,还要挑唆项羽与群臣,与送死无异。

    “尔便是子婴使臣?”范增率先开口。

    “正...正是。”荀晋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不敢抬头,双手胡乱抓着下衣。

    “哼,真不知子婴有多恨阁下,霸王已誓杀子婴,仍派尔前来。”司马龙苴一副看好戏的笑容。

    “抬起头来!”项羽大喝。

    荀晋忍着恐惧抬头,额头上的汗珠顺势流到嘴中,引得朝堂上众人真真哄笑。

    “若是有求与本霸王,未尝不可一商。”项羽声音洪亮,一副贵族做派,“说吧,此行有何事?想同攻韩信,还是从楚地解粮?”

    荀晋虽是恐惧,大庭广众之下被嘲讽,不免心生怒气。

    尔等是忠臣贵族,老子亦是,数百千年,智伯掌权晋国时,楚国人还得求智伯莫要攻楚!

    “皆非是!”荀晋擦干汗珠叫道,“在下此行目的有二。其一乃是来为家族之事,为荀氏一族向楚国讨要说个说法!”

    朝堂众人见荀晋变了态度,皆在暗暗讥讽装腔作势。

    范增却瞬间反应过来,来者不善!

    “楚国,荀氏...此人未那一事而来?!找死!”范增心生杀意。

    “智伯之后数百年前逃至秦地,改名为荀。若讨说法,当需寻三晋后人。与楚国何干?胡言乱语,叉出去杀之!”范增喝道,眼神示意钟离眛。

    项羽心觉范增此言有理,见荀晋刚刚之貌极为不堪,已认定是个小人。懒得再听后言。

    “走!”

    钟离眛暗觉其中有古怪,抓住荀晋后衣襟强拖至殿口。

    “你...你们...项羽!你身居霸王位便不过亲族!此乃小人行径,算不得贵族!老子死于此地,不甘!”荀晋仰面叫道。

    “且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