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三方之计-《大秦之我是子婴》


    第(2/3)页

    “唐统领?唐厉?唐雎之后?”张耳听到此名,心中更是不快。

    唐厉便是鼎鼎大名的魏国大夫唐雎之后,唐雎曾与秦王抗争,强行阻挠了“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九十多岁说服秦昭王发兵解救被齐楚二国围攻的魏国。

    在张耳心中,这群人不放关,便是沦为吕雉走狗。说客之后只会花言巧语蒙骗。

    “对,就是他~”陈贺起身说道。

    “尔等三人,都会从芒砀山便跟随沛公,何以背叛至此!”张耳怒道。

    “放屁!”孔藂气的直爆粗口,“本统领处处为沛公思虑,才不像你,勾结子婴带兵攻之!”

    “本王攻之便是为了沛公,本王不攻也未见尔等反吕立刘!”

    陈贺睡眼惺忪,只觉得这一老一少特外幼稚。

    “子婴若入巴蜀,才是无沛公立锥之地,常山王打错主意了。”陈贺说道,“在下自有计策帮助沛公。”

    “子婴言而有信,即使得了巴蜀,也能留沛公一条性命。你又有何计策,直说便好!”张耳逼问道。

    陈贺忽地一笑,“常山王若让李信撤军,在下的计策方可实施。不然背负受敌,难以相助,”

    “那便是不退军了?!”张耳急道。

    陈贺缓缓点头。

    张耳怒然起身,推翻面前的几案,“尔等皆是叛臣!有何脸面在此说忠义之言?!”

    孔藂背过身去懒得再理睬。

    陈贺摇头苦笑,“常山王居然不相信我等,在下可还没说常山王攻巴蜀之举是危害沛公呢。”

    危害沛公?!

    张耳忽地响起了刘交,当时气急才他才让赵午动的手。

    此刻微微有些后悔,刘邦若是得知,当是不会原谅他,必须永远的瞒下去。

    “随尔等如何想!本王做事不需要向尔等解释!”张耳怒道。

    陈贺眯眼深思,猜到了张耳被子婴蛊惑的不轻,如今想说服张耳定是困难,需想个招数算计李信。

    “常山王应当知晓,李信那群人攻不进来的。”陈贺故作犯难,“如此僵持,常山王之计不成,在下之计亦是不成。不如这样...”

    陈贺眼角略过奸诈的神色,附在张耳耳边小声嘀咕。

    “让李信不动?你知道金牛道运量有多难吗?秦军此行可直带了随身的口粮,你这是谋害!”张耳吼道。

    陈贺双眼猛的睁大,他小声的原因就是不想让孔藂知晓,张耳居然说穿了!

    “常山王勿怒,这只是在下一个计划罢了。”陈贺想收回此话,“若常山王不同意,在下便不再多言。”

    “有何不可?!”一旁的孔藂来了兴致,“李信只要不动,本统领立即快马加鞭至米仓道口,联络那群人。若能成事,五万大军直逼成都,王上必能重夺王位!”

    “闭嘴!”陈贺急道。

    此计根本不是给孔藂用的!

    金牛道山势虽险,但李信若想死守剑门关,陈贺倒想涉险登山包围他们,奇兵一出,管教李信手足无措,加上兵力的优势,秦兵必败。

    那个时候,他才能放心的去帮刘邦。

    至于孔藂之计必会引起巴蜀内乱,让秦军有机可乘。

    能让弓箭手带盾的李信,若探知巴蜀大军已撤,绝不会坐以待毙!

    孔藂丝毫不顾,一转脸色,笑对张耳,“常山王有所不知,吕雉已经带了亲信攻打临江。兵力大半都在金牛,米仓。驻守的将领都是沛公的人,此等大计,只需常山王一席话!”

    孔藂言语恳切,张耳微微被说的心动。

    既然都是在帮刘邦,子婴入巴蜀,真的有可能让刘邦重归庶人。但此计却能让刘邦重得巴蜀。

    “孔统领果然忠心,是本王误会了,哈哈哈...”张耳大笑道,“既如此,本王这便回剑阁,告知此事!”

    “常山王,等等...”陈贺叫道。

    “陈统领此计最好,无需再想他策了。”

    张耳笑着冲出巴蜀大营。

    ......

    三日后清晨,摩天岭。

    子婴,毛乔带着一千人几乎贴在山身之上,手持凿子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开凿这可攀岩之处。

    “王上...确定是此道吗?此道恐怕连灵活的猿都无法攀岩吧?”

    身后的毛乔,腿上直打哆嗦。刚刚凿下的山石窸窸窣窣落下千米山涧,悄然无声。

    “险...险便对了。”子婴吞咽着口水,“过了此道...大军便可直到江油戍。到时候...寡人也来个从天而降...”

    毛乔谨慎的前后观望着山身,前方看不到边际,后面更是走出极远,无法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前进。

    “到了夜晚,大军还要贴着山身睡觉不成?”毛乔试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