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铁衣寒光惊欢宴-《盛唐夜唱》


    第(2/3)页

    在众人彼此用眼神交换着对这次位置安排的看法时,寿安出现在大殿之上,她来得稍晚些,身上穿的衣裳也有些厚,因为头上首饰众多,所以走路之时,清脆的响声不绝于耳。

    看到她行礼,李隆基笑道:“你就坐在你玉真姑姑身边”

    寿安坐在了玉真长公主身侧,她向这边望来,发觉原本是李亨的位置现在却坐着李,神情微微一怔。李此时还沉浸在激动之中,并没有注意到寿安神情中的阴郁,只是自顾着同李隆基说话。

    “太子哥哥来了,当居何处?”见没有人提及此事,寿安皱眉向旁边的玉真问道。

    玉真向她使了个眼色:“此事圣人自有主意,非你所问。”

    寿安却摇了摇头:“今日是家宴,又非国事,家宴之上,有何问不得……父皇,太子哥哥来了该坐在何处?”

    李隆基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女儿也是不省心的,他看了看寿安:“依你之见?”

    “女儿愿为太子哥哥让位。”寿安道。

    “那好,你就向边上去些吧……你倒是个对兄长恭敬的。”

    寿安笑眯眯地道:“孔融七岁尚知让梨,女儿如何不知让座?”

    这话说出来之后,李顿觉不安,起身道:“还是儿臣为太子殿下让座吧

    在场诸人此时都有些发愣,这些年里,李与李亨关系日益恶化,夺嫡之事又起,而寿安在这些争执中一向是不选边站,无论是李亨还是李,都与寿安关系不是很睦。可今天在此刻,寿安却为李亨出头………莫非意味着寿安背后的叶畅,也做出了选择?

    杨国忠看到这一幕,心里冷笑起来。

    若是叶畅兵权在握,他明确选边的话,便是李隆基也要仔细思量一番。但现在叶畅已经被解职,居家闲人一个,只要自己腾出手来,就要将他彻底收拾掉,他选边站又有何能为?

    而且叶畅聪明一世,此时却是糊涂透顶,以他同李亨此前的恩怨,就算是选了李亨那一边,李亨又岂会接受?

    想到这里,杨国忠又有些好笑:何只李亨那边不会接受,李乃是他们杨家扶植与李亨争位的,因为杨家的缘故,肯定也不会真正接受叶畅。叶畅向来以谋略深远著称,可是在这皇储之位上,却是太短视了,将有可能的继承人个个都得罪透了。

    与杨国忠一般心情的是安禄山,他同样嘴角边噙着冷笑。

    他与寿安的关系就更恶,上回叶畅在车厢中动手打他,便是因为寿安的缘故。李亨……怎么会接受寿安和叶畅

    李的“谦让”没有被李隆基允许,李隆基仍然坚持他坐在杨玉环一侧,寿安便移到了更边上的位置,她才坐稳,就听得外边道:“太子殿下来了。”

    李亨神情慎重地走了进来,同样对李隆基、杨玉环施礼,在发现自己的位置被李占据之后,他神情顿时变了。李一瞬间觉得,自己的这位兄长面目狰狞可怕,宛若恶魔一般。

    这种感觉,让李心底最后的一丝愧疚也荡然无存。

    本来李与李亨的关系甚为亲近,李母亲去世得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李亨的东宫中由李亨夫妇抚养,同李亨的几个儿子一起长大。可是因为权力,因为那个金灿灿的天子宝座,如今算是彻底反目。

    在太监引领之下,李亨坐到了玉真和寿安之间,神情冷肃,再也不看永王一眼。旁边的玉真叹了口气,却没有说什么,寿安也很奇怪,在李亨未来之时替李亨说话,李亨来之后,却也是没有与他交谈一句。

    气氛之初是相当怪异的。

    后来酒宴上来,气氛才热闹起来,梨园的优伶伎人上来献技,而酒宴上诸人也频频举杯劝饮,一切仿佛又恢复到歌舞升平一团和气。

    长安城外,一队队人马无声无息地在大道上奔行,最初时他们是借助于尚未完全消失的暮光,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他们就开始举起火把、灯笼。若是能居高临下,在高空中俯视,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人马,足足有数支,分别从几个方向,向着长安城迅速靠近。

    长安城内,虽然除夕之夜并不宵禁,可是路上早就没有了行人,平时这个时候尚灯火通明的酒楼歌肆,如今也已经曲终人散。不过千家万户,却是都挂起了灯笼,门口燃起了火堆,火堆旁还准备好了爆竹,只等着新年来临。

    也有大户人家,举族而饮,家中所养歌伎献艺,丝竹吟唱,远远传来,飘渺轻灵,让长安城宛若梦幻之中。

    只在一些街巷的阴影里,有三三两两的身影闪动,他们默不作声,快步而行,奔向的方向有各处城门、各个宫殿,还有各个衙所。甚至连安东商会驻长安的总会周围,也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些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