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仁济堂有专门供应的大户人家,每每得了可以新鲜食用的好药材,首先送去府上供优先挑选。 秦掌柜迟疑开口定价:“放在以往这个品相卖一百五六十文一斤不成问题,今日我只能出一百一十文一斤,还望丁兄理解。” “这药材毕竟不比粮食,尤其这种药膳食材,一斤能买十多斤大米或者白面。” 新鲜的不能存放,水患过后也不知道那些老爷夫人们有没缩减开支。 要是缩减开支不买这些药膳的话,卖不出去只能自己炮制成山药干,虽说也不会亏的血本无归,但终究担风险。 丁和礼来之前已经做好准备。 他们两家商议的是,高于九十文就卖,太低的话做成山药片即可。 秦掌柜说的是实情,给的一百一十文已经超出了心里底价,所以没多说点头同意。 秦掌柜见丁和礼同意,方才伸手打开旁边的麻袋,见里面是雪白干净的山药片,品相极佳。 他毫不掩饰的夸赞:“这山药片看着真喜人!丁兄炮制药材的手艺无人能及,咱们药铺都比不上!” 丁和礼拱手,谦虚道:“哪里哪里。” 秦掌柜看着卖相极好的山药片,咬了咬牙问:“山药片按照四百文二十文一斤如何?” 广宁府要是实在卖不出去的话,这么好品相的山药干他就运往总铺。 丁和礼知晓这是按以往的价给的,而不是水患后,感激道:“成。” 候在一旁的药铺伙计连忙称重报价。 新鲜山药一百一十文一斤,带了三十斤过来,三两三钱; 山药干大半麻袋,干的不重称,大半麻袋不到四十斤,十六两一钱。 丁家是炮制好的药材三七分账,山药弄起来简单,丁家本不愿拿三成,但水清和范进说有难的就有简单的,既然说好了,那不管简单还是难都按三成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