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九、山雨乌云一时休(三)-《明末风暴》


    第(2/3)页

    他在想念着俞国振的时候,俞国振却喘着气,站在泰山岱顶之上。

    此时雨霁云收,正是泰山之上风景如画之际,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俞国振虽然知道泰山在五岳之中是海拔最矮的一个,可到了这里,却仍然也与孔子产生了共鸣。

    浩浩荡荡的群山在他眼前列阵奔驰,远处的河流蜿蜒如线,天空地阔,让人荡胸生云。他对着群山深深吸了口气,然后一声长吼,声音如雷,滚滚于群山之间。

    “这边就是碧霞祠,老爷请看,这块碑,便是故文肃公王荆石所撰。”

    俞国振走到那位道官所指的碑石前,这是《东岳碧霞宫碑》,道官口中的文隶公王荆石,乃是万历朝的重臣王锡爵。在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之时,唯有他不顾此前与张居正的矛盾,上书“江陵相业亦可观,宜少护以存国体”。在群情汹汹争国本之时,也只有他在努力调和内外矛盾,想要勉强将君权与臣权之间的平衡维持下去。在新襄时,俞国振向方孔炤等人求教,听他们点评近代以来的大臣,对于王锡爵,俞国振觉得还算入眼。

    进了祠堂,迎面看到的,便是碧霞元君的塑像,俞国振注意到塑像前摆着许多绣花鞋儿,便笑着问那道官:“这些鞋是怎么回事?”

    “乃是仕女上山参拜之后贡奉之物。”

    俞国振笑道:“原是如此……只不过,碧霞元君娘娘为何裹着小脚?”

    他一见祠堂便看到这位神祗的小脚,心中甚是不喜,因此问了之后,不待道官答话,便回头道:“拨一百金元给碧霞祠,重塑娘娘金身,不可给娘娘留小脚。”

    说完之后,他转身出了祠堂,扬长而去,只留下那道官和一干随从大眼瞪小眼,不明白他此言所指之意。

    俞国振自己明白自己心中的本意。

    小脚之类的东西,乃是华夏传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怪胎,唯有将这些怪胎除去,方是去浊扬清。

    四千年道统,乃是华夏历代先民精神中昂扬向上的部分,而不是这些偶尔泛起的沉渣。

    现在大明的政局走向已经渐趋明朗。俞国振该考虑的是下一步具体措施了。

    “官人,你当真要重塑那位娘娘的金身?”

    “碧霞元君娘娘是道教神祗,重塑其金身,想来葵泉子盗泉子那二位会高兴吧,这可是我第一次为某位神祗重塑金身呢。”俞国振笑着道。

    田伯光看到俞国振的笑容就知道,这其中定没有什么好意,他挠着脑袋:“为何我觉得,官人是准备将两位道长卖了。他们还乐呵呵地替官人数钱呢?”

    确实要卖他们一回,只不过是卖到国外去。

    “我准备拨一笔款项出来,在南海诸岛上修道观,当然,如果高僧大德愿意去南洋传播我华夏之佛法,我也愿意支持。”俞国振道:“除了这些,孔庙也要修……总之。凡我华夏治下之地,当允许诸教兼收并蓄。”

    “那欧洲来的那个什么神呢?”田伯光满脸都是不信:“官人你是最不喜欢它了。说它和它的那个什么表兄弟。乃是邪教!”

    “只要他们承认,他们那个神并非这世上唯一之神,而只是西方的一个末流小神,这个世界乃是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乃是女娲娘娘造人,而他们神祗只是后来僭越夺功,那么他们也可以得到我的支持。”俞国振深沉笑了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