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五、一隅闲棋证国手(一)-《明末风暴》
第(2/3)页
“主公,可以了么?”茅元仪道。
茅元仪适合在幕后谋划运筹。绝对不适合真正充当一线的指挥官,因为他虽然能清楚地判断出敌我双方的形势,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但对于实际战机的把握,却不在行。
比如说此时,他见着那几百荷兰人将千余土著整顿起来,有模有样地向炮台这边扑来,便有些焦急,生怕上来的荷兰人多了,炮台会有失。
“不急,再放些鱼,一网下去可以多网些。”俞国振这个时候下定了决心:“而且,总要让他们看到一点希望,你瞧,郑家的人还离得比较远呢。”
荷兰人接近到炮台五十米处时,俞国振才下令开火,而且只是一个队的虎卫开火,射击的密集度有限,荷兰人又借助礁石与树木为掩护,虽然打倒了几十人,可是却并未阻止敌人继续前进。
郑芝龙一直密切关注着岸上的情形,发觉虎卫的射击的声响并不是很大,而且明显开火的人数不足,这让他精神一振:“看来我们还是杀了俞国振一个措手不及,龙门岛果然就是五百来人守着,这些人既要开炮,又要开枪,他们撑不住多久——施福,该我们上了,莫让红毛番佬说我们没出多少力气!”
施福早就等得不耐了,闻言大喜:“好,我就去!”
他亲自登上一艘运输船,不一会儿,郑家的运输船开始抢滩,而与郑家的动作相呼应,荷兰人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向陆上增援,一时之间,海岸边又是百舸争流,千舟齐发。
“来了!”
看到这一幕,俞国振露出轻松的微笑。
这就是他等待的时机了,他对茅元仪笑道:“茅先生,方才你说咱们有必要在战后夺取巴达给亚与满喇加,不过荷兰人在这两处地方,也有不少移民,他们当如何处置?”
他这样一问,茅元仪意识到,俞国振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如何处置这些移民,而是如何与欧洲人打交道。
以新襄现在的实力,当然可以派遣商船前往欧洲直接贸易,在控制了整个南海之后,获取东方物产的专利。可是派往欧洲的商船,哪怕是带着舰队护航,都面临着人生地不熟的情形,势必遇到欧洲诸国的联手压价,还要防备他们有可能进行的袭击。物资损失倒是其次,最担心的还是因此带来的人员损失。
“荷兰人在东南群岛所作所为,并不比西班牙人好,只是尚未来得及对华族进行杀戮罢了,故此对他们,也不必太过客气,依着欧洲人的规矩,令其所属东印度公司派人前来赎回就是。赎金倒是可以少些,关键是借着这个机会,与其达成某种协议。”茅元仪略一犹豫,然后开口道:“除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外,尚可将葡萄牙人与英、法两国人拉拢过来。”
俞国振算了一下时间,此际已经是一六四零年,英国人大约正在闹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正处于混乱之中。俞国振对于英国人没有任何好感,甚至对他们的厌恶更胜过西班牙人,因为盎格鲁萨克逊这个民族,对于整个世界各民族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毒瘤,它们所到之处,传播瘟疫制造死亡,这且不说,就是他们离开一地,也必然是要留下一大堆的麻烦。其种族卑劣阴险,几乎可谓地球诸族之冠。至于所谓英国的绅士风度,在人类的历史之中,从未有出现过,出现的只是造谣、欺骗、虚伪和背叛。
“茅先生说得不错,葡萄牙人可以拉进来,再将法国人也拉进来,还有北欧的那几个国家,他们也办了东印度公司,都可以与之打交道。至于英国……此国在欧洲的地理位置,倒类似于倭国在我们华夏的地理位置,从长远来看,我们华夏要介入欧洲事务,需要一个落脚点,英国就不错。”
茅元仪听得此语,不由得大吃一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