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九、樱花树下醉胡姬(三)-《明末风暴》


    第(2/3)页

    而明国历史之上,那些雄才大略的人物,相貌也多有不凡之处。曹孟德白面阴柔,朱元璋长脸突颔。

    因此,在发觉俞国振的相貌之后,阿部中秋立刻将他与这两位政才武略都傲视群雄的历史人物相比。

    然后,他情不自禁就双膝发软,跪拜下去。

    “外样罪臣阿部中秋,拜见明国南海伯千岁殿下。”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敬意。倭国人的特性,就是服从敬佩强者,只要是让他们敬服的强者,哪怕对他们有杀父之仇淫母之恨,他们都会恭敬地拜下去。

    俞国振是知道倭人这种特性的,对这一点,他非常了解。他看着跪在面前的阿部中秋,向宋献策微微示意,宋献策便将阿部中秋扶了起来。

    “你的汉话说得不错。”俞国振没有说别的东西,首先夸奖了阿部能说一口比较流利的汉话。

    “外样罪臣多谢殿下称赞。”阿部中秋又拜了下去。

    “倭国有多少人能象你一样熟练地说汉话?”

    “日本……”

    “倭国,在我国《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东汉之时,封你们倭马台国主为汉倭奴国王。”俞国振笑了一笑,然后意味深长地道:“这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倭国就是我华夏属邦,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阿部中秋抗辩道:“自大化改新以来,我国已是称日本……”

    “隋时小野妹子自倭国来使,上国书狂悖无理,自称日出处天子。唐咸亨元年时,倭国又遣使至唐,大唐高宗因为为使者所诳骗,以为倭国百姓都已‘稍习夏言’,不喜倭字,乃改为日本,以近日之意。”俞国振慢慢地道:“此事载于《新唐书日本传》之中,尔既精通汉学,能说我华夏话语,想必能看得懂吧,要不要我找一本《新唐书》给你?”

    阿部中秋喃喃地道:“此也可见我国已早称日本……”

    “如果倭国百姓都说华夏话语,倒是可以称为日本,所以我方才问你,倭国当中,如你这般能说一口流利华夏话语的,有多少呢。”俞国振道:“可有六成?有六成,我便称之为日本。”

    仅这一个国名之争,阿部便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如何雄才伟略的人物了。方才从外表来看,此人就已经绝非凡流,而今从谈吐来看,他更是精通史书,言语之间前后关系极为紧密,证明他思维缜密。而且他之所以在这个小小的国名问题上与自己争执,分明是看出自己要从这国名开始为倭国和德川幕府争取利益。

    显然,对方的态度,是在战场上未得到的,也休想在外交上得到!

    “贵使回国之后,记得相关文书,一律不得出现日本字样,到倭国百姓六成以上能够说华夏话语后,我自然会将倭国再改为日本。”俞国振又道。

    在他心中却想,只不过是改成日本行省,而不是日本国了。

    “我国为大明藩国,我国国君与殿下同为大明天子外臣,殿下怕是没有权力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