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五、暴风骤雨临小村(一)-《明末风暴》
第(2/3)页
“人手没有问题,从耽罗来的人手,无论是国人还是鲜人、倭人,我都优先供与你这边。另外,我从新襄、会安、新杭抽调了五百名基层人员,来此相助。”
原本俞国振是想调更多基层人员来的,但随着他对昌化的了解,特别是万时华上任之后做了极多工作,这才知道自己有些事情还是想当然了。比如说人口一项,俞国振觉得昌化如此大的一个县,万余人口就是有的,但结果才知道,即使是在鼎盛之时的洪武年间,昌化全县总户数也仅是一千九百四十四化,在籍人口八千三百六十一人,而到了崇祯年间,总户数更是急降到七百一十九户,人口一千七百五十三人!
这其中自然有大量的人口隐藏,特别是黎人数据没有在册,但根据万时华估计,昌化一县人口最多也就是四千人……这点人口,俞国振派五百名基层人员来都嫌多了。
“这五百人如何安排?”万时华问道。
“县衙门的那些人都不动,你约束好他们,莫让他们出县城捣乱就是。顾家明任人武组长,负责军事事宜,下设军备、治安还有征兵、军属四司;孔令玉为医卫组长,下设医疗、卫生防疫和生育与人口增长三司,谭秋为教化组组长,下设初等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异族教化三司;程世拓为法务组长,下设预法、审判两司……”
“主公所说的预法可是指预备立法?”万时华一边听一边暗记,当听到这个词时,举手示意俞国振暂停然后发问道。
“正是,新襄的法律,未必完全适合新地方,另外新襄地狭人少,肯定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在立法之上,我们切勿以为可以一法行千年,但也不能朝令夕改,还是那句话,须得有前瞻性。”
万时华点了点头,又继续听下去,俞国振看着他道:“设民政组,茂生先生你亲自为民政组长,下设农林牧渔、工矿、宣教、户籍四司,这可都是俗务,茂生先生觉得如何?”
“老朽可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废物,指着韭菜说水稻。”万时华开了一个玩笑,然后肃容道:“老朽必不负主公所托!”
“嗯,再设工程道路组,由雷振声任组长,下设勘察设计、施工维护、质量监理三司,雷振声,轨道、公路、桥梁、房屋,不仅要考虑通行便利,更要考虑防灾减灾,若是来了大台风,我希望这些都能撑得住,你看如何?”
“是。”
“另外,水利设施、河道疏浚,需要茂生先生与雷先生合作,许多事务都是如此,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诸位都当勉之!”俞国振又道。
“是!”
在他身边,众人哄然应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