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六、泉城溢血满济南(三)-《明末风暴》
            
            
            
                
    第(2/3)页
    “你说当如何办?”顾家明问道。
    “我兵少,不可强攻,既有坚城可倚,我们觅机突破建虏营寨。进入城中就是。”
    众人一一发言,顾家明听得大多数都是支持突入济`南城中的。
    他自己内心也支持这一点。
    与霍彦不同,顾家明性子偏向保守,用兵也向来求稳,建虏十余万大军,他要想击败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莫说他,就是俞国振亲自来,也对此无能为力。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进入城中,依城而守。
    尽管俞国振给张秉文留下了战守之策,登莱兵也算是强军,可执行力与虎卫相比还是差得甚远,他们这两千人若是能进入城内,甚至可以起到超过两万人的作用!
    “不要七嘴八舌了,按小官人的吩咐,我们来开个会,将目标、方法、执行人确定下来,然后就去做!”
    听得众人意见基本统一,顾家明道。
    这是俞国振对整个新襄体系的管理模式,要做事情,无论是建设还是战斗,都是先召集众人开会商议,把目标统一起来,然后集思广议,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最后确定由谁来具体实施此事。
    这样做使得众人的智慧凝在一起,而且还较大程度上避免了相互推诿责任的事情。原本这一套模式是用于民政上,为了解决一些工程建设上的难题,在霍彦出事之后,俞国振便将之推广到军议上。
    若是当初有这样的模式牵制霍彦,或许霍彦便不会做到那一步了。
    很快各营正副与队正副都赶到了,顾家明先将众人此前的看法说了一遍,绝大多数营正副与队正副,也都支持入城。
    “好,既然目标统一,那么接下来大伙商议一下如何入城吧。”顾家明说到这,想起罗九河曾经对他说,待下属不要太过一本正经,便难得地笑了一下:“我倒是希望有人能去和建虏打个招呼,让建虏卖个面子,就这样让我们进去,如果能敲锣打鼓放鞭炮那是最好的,但只怕建虏不会卖我这个面子。”
    他是老实人,办事又沉稳,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众人都是愣了一下,然后才笑出声来。
    “怕啥,建虏不给咱们团正面子,咱们就打得他给面子!”性子极活柳放道。
    “好了好了,玩笑到这,说正经的。”发觉众人开始跑题,顾家明拍了拍手,自己的掌控力果然还比不上罗九河啊。
    除了俞国振这个最大的上司外,顾家明最佩服的就是罗九河。当初第一批虎卫当中,罗九河并不是最出众的,叶武崖、张正等等,都是锋芒毕露,可是罗九河却不显山不露水中,得到了俞国振的最大信任,不仅成为最初的两个队正之一,而且当俞国振要发展水师时,毫不犹豫就想到了他。
    到现在,水师的框架已经搭了起来,俞大海与荀世禄这两个海盗出身的家伙,能对俞国振忠心耿耿,与罗九河善于驾驭也有极大的关系。
    “我有一个想法,咱们到了这里,建虏应该也知道了。”
    杜至善开口道,随着他说话,众人又安静下来。杜至善用手托着下巴,微微眯着眼睛,这是在模仿俞国振动脑子的模样。
    “但是,建虏应该还不知道我们是哪一支,而且,建虏连战连捷,正是骄纵之时,我们可以先示敌以弱,然后骤起发难,破围而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