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古碑-《我的姥爷是盗墓贼》


    第(2/3)页

    马二爷一边挖,这边无双一边把石碑上残留的泥渍用手摩去。又挖了一会儿,石碑上逐渐露出了两个字,这两个字最初上边涂的那层染料虽然已经被腐去,不过还是可以判断出是“娘娘”二字。这两个字的字形很像是古代人用的篆字,但又不完全是篆字,字体发椭圆,排列十分紧凑,又有些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字体的形状。

    “娘娘?”马二爷停下手里的活回头看了看无双。

    “这字迹……应该是篆字吧?姥爷以前收了一个大隋朝的酒樽,下边刻的字体跟这个很像。”一般家孩子可没这见识。要不是生在这种大户人家里,寻常孩子哪认得这些玩应啊?

    所以您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要不然咋都积功德,死后找风水宝地呢?为的就是来世托生户好人家。

    “不对,小爷您看,这两个字中可是蕴含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气息,咱们隋朝篆字更古老,跟象形文字有些类似,但这两字发椭圆形。可以判定它绝对是隋朝时候留下的。”

    隋朝时候,辽西这片可不是中原,是突厥,因为与隋朝接壤,所以辽西这块突厥人使用的文字也都基本效仿中原。

    “我说二爷,您这眼力可以呀?哎哟喂,您要是不去故宫博物院当专家都白瞎了。怎么着?看来这玩应还真有点价值?”无双欢喜问道。

    石碑按理说是不值钱的,再值钱能有那些古玉文玩值钱吗?它毕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古董,材质决定了它的价值。但是凡事都有个例外,这种石碑在某些领域中有它独特的价值。物以稀为贵,越是古老的石碑收藏价值就越大。

    你要是把它当文玩卖,那不值钱。

    有很多大户人家,老人们在入土之前都会嘱托子孙去河南买石碑,河南哪呢?就是南阳伏牛山一代,南阳属于中原早期的腹地,古代时候在山中埋了不少古墓。当地专门有干这买卖的,其实跟摸金校尉盗墓贼差不多的性质,只不过摸金贼掏坟窟窿,人家是专门撅古墓碑。

    石碑也讲究个古旧,有种说法说,浸染地气越重的墓碑越能让死人安息,减少死者入土的痛苦。因为人死的那几天正是体内阴阳交替的时候,阳气还未散尽呢。

    这种行当在民国时候最为猖獗,据说当时农民都把南阳四周的山头挖的一个个大窟窿,就跟人脸上的麻子似的。可古墓能有多少啊?招架不住这么霍霍。等到了建国后,这行当虽然逐渐没落了,但那些有钱人家依旧是喜欢去买古旧的墓碑。

    不过乡下人也学鬼道了,十个里边能有一个真的都不错了。

    那些古旧的墓碑里八成都是宋明时期的,当时的行价是按斤两算的,一块墓碑差不多一百斤,一百斤的墓碑那时候就值上千块钱了。按现在的物价算,可就超过数万了。那还是明朝的,要换成宋朝的更值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