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硬件分部的工程师们钻研的课题是当前最顶级的,全国范围都很难找出水平相当的人。而他们的管理者,对他们的研究细节也基本是一头雾水。 根本没法管,只能给这些顶级工程师当个保姆,要设备买设备要材料买材料要人挖人......至于这些设备,材料,人才是否真的合适,管理人员很难判断。 硬件部门的主要管理是谢武进,他原本也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同时精通管理。但是随着研究进度和水平不断提升,而他却被琐事缠身,没能和同期同事一起进步。 随着时间推移,谢武进感觉自己被落下一大截,想指点江山已不可能。在付云泽许霜这些不断进步的工程师面前,他仿佛变成了门外汉,只有当保姆的份。 普通部门的管理都是领导者,而在技术公司,管理则成了辅助者。 人都不好管,资金自然也跟着难管理。 管的太紧工程师不乐意先不说,没钱不好做实验,管得太松,难保某些工程师不会中饱私囊。硬件部搞技术研发,要绕开已有专利,就得在一些细节处开辟新道路。 但是想开辟一条新道路并非简单的事情,需要同时展开大量研究实验。几千人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实验,谁的思路是正确的?没人说得清。 江燕公司投几百亿进去,大部分资金都白白烧掉了,简直是拿真钱当冥币烧。但是没办法,想在短时间内赶上别人,就得拿真钱当冥币烧。 “为了尽快取得成果,我们现在采取宽松管理的方式,只要是合理的新思路,都投钱支持。如果收缩管理方式,恐怕会减缓研发进度,错过一些好东西。”付磊说道。 “技术管理的难题,不当是我们公司面临,其他技术公司,乃至国家科学院都面临这样的难题。短时间内我们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只能以研究进度为主,先把成果做出来。”谢武进说道。 我国在科学研究的投入不少,但很多都浪费了。 因为一些高校申请科研资金,很多时候靠的不是真本事,而关系人脉,论文数量.......发论文才能升职称这个问题,一直为人做诟病,但上面一直不该。 估计不是不想改,而是不用论文来评分,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