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六节 龙门-《圆月诛心》


    第(2/3)页

    “承山,你为什么说什么都不会?”绍辉不再追问公孙瑜了,觉得这个道士非常拽,他说话办事都能恰到好处,不想说的事情,别人怎么强迫都没有用。

    “我只是明哲保身罢了。”承山其实非常聪明。让人产生惊奇的法术无非有两类,一是绍辉那种可以上天入地的物理法术,不能改变外表形体,只是可以做出超自然的运动;另一种就是公孙瑜那种化学法术,通过服用丹药,让人产生心情愉悦、身体健康的感觉。

    当然还有一种读心术,这对承山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他认为这种法术在武则天面前万万使不得,因为他知道一句古话。“智察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大意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太好了,不管河水是清澈还是浑浊,都能看清有多少条鱼,是非常不吉利的,这个人一定会遇到凶事或者眼睛会瞎;如果一个人的智商很高、非常聪明,别人的隐私都能判断清楚,那也不是好事,是大祸临头的征兆。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盗贼很多,有个名叫郄雍的人本事特别大,他能通过观察别人的眉毛、眼睛和脸上表情,就能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盗贼。晋国国王很高兴,就让他做捕快抓盗贼,他就把接手的案子都破了,抓了很多盗贼。国王就对一位大臣说:“郄雍真是个人才,以后全国都不会有盗贼了,也不用那么多捕快。”大臣却说:“治理天下,不能光靠抓盗贼的人来防盗,小盗贼抓住了,还会出来大盗贼,这个郄雍一定会不得好死。”

    后来,那些盗贼聚在一起商量:“现在我们的头号敌人就是郄雍,必须把他杀掉”,结果盗贼们把郄雍偷偷抓走,并残忍的杀害。

    承山明白难得糊涂的道理,虽然他们三个已经无所不能,但同样可以危害武则天的统治。既然可以白日飞升,就说明可以轻易的跑掉,通晓炼丹制药的本事,也可以杀人于无形,如果承山再表现出可以读懂人的心智,那还有什么可以制约他们三个人的东西?

    武则天最怕大权旁落,她必须时刻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因此承山就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只不过擅长吟诗作赋写写文章,这种事情看上去并没有害处,还可以为她歌功颂德。

    “你这个狡猾的家伙!把我们推到前台,你却躲在幕后!”绍辉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却非常佩服承山的心机。他是个心地善良的热血青年,回到这个年代后,他开始还有些兴致勃勃,但是经历了几件事,尤其是他被投入大狱接受拷问时,他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因此也开始小心翼翼,不敢乱说话。

    “看来你成功骗过了他们。”绍辉以为承山心思缜密,一定做得天衣无缝。

    “我看未必。”公孙瑜在一边冷冷的说道。

    “为什么?”绍辉有点吃惊,承山已经想得很周全了,难道还有什么纰漏?

    “武则天的安排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公孙瑜看了一眼承山,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武则天可不是一般人,她没有那么好骗。

    “公孙瑜说的没错,武则天确实已经看出来了,只不过没有点破。”承山坐在桌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是一杯蒙顶绿,产于剑南雅州名山,也就是现在的四川雅安蒙山顶。

    相传西汉时,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他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久饮该茶,有益脾胃、延年益寿,故有“仙茶”之美誉,因此唐代名茶首推蒙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