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科举考试-《我助大唐迎贞观》
第(2/3)页
义父脸上笑容未散,也是继续说了一句:“建国,我刚刚见到皇上了,也向皇上介绍了你的情况,皇上对你很感兴趣,让我明天带你进宫。”
李建国心中微暖,同时也是佩服房玄龄的一片赤诚之心,他这么做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大唐着想。
“义父,我想我暂时不能就这么进宫见皇上,因为我不想依靠义父的关系进阶,我想凭借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李建国想了想,也是开口说道。
“哦?你怎么突然想要参加科举考试了?”房玄龄略感疑惑,突然问道。
“我今天在长安城遇到了一个姓王的公子,我与他谈了许久,甚是痛快,他对国家大事很是了解,也甚是关心,所以才有这样的决定。”
“哦?你把今天的事和他的一些情况跟我说说。”
当下李建国也是把今天的事和王秦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描述给了义父听。
房玄龄听了过后,也是含笑地点了点头,似是明白了什么,但是却没有说出来。
“义父,你可知道这个叫王秦的人?”李建国连忙问了一句。
“这个人我也不认识,不过既然你决定了参加科举考试,那义父我绝对支持!”房玄龄似是有些隐瞒,李建国也没有继续追问,便就这么过去了。
“好吧,那义父能不能跟我说一下科举考试的具体事项,我也好早做准备。”对于唐朝的科举考试李建国虽是了解一些,但是那毕竟是史书记载,如今真真切切地遇到了,自然也要弄个清楚。
“科举是从前朝开始实行的,后来到了我朝将科举制进行了完善。如今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科,常科和制科。常科是每年举行一次,而制科是由皇上临时下令举行的。今年皇上并未下令举办制科,但是今年的常科却是临近了,就在下个月。”义父也是一五一十地给我详细讲解“常科考生都可以参加,因为皇上注重人才。科举及第后也不是就直接可以做官的,还需要经过吏部的选拔,对及第考生的人品,样貌等等进行再次选拔,之后才能进行录用任职。”
听完房玄龄的话,李建国也是若有所思,心想义父所说与史书上记载的出入倒不是很大。
“义父,那科举考试的科目有哪些?”
“我朝科举考试科目很多,不过进士科最受欢迎,因为我朝很多官员都是进士科出身。不过此次,皇上要亲自出题,因为皇上对这次科举考试很重视。本来皇上想让我当主考官的,但是我推辞了,所以皇上就让杜如晦来做主考官。”
“杜如晦?”李建国也是大吃一惊,因为他也是没想到唐太宗会让此人做主考官。杜如晦和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玄武门之变”就是二人出谋划策,居于首功。“房谋杜断”说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对于此人,李建国也是十分钦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