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品茶论道-《千年泪之花蕊夫人》


    第(2/3)页

    “若小女子猜的不错,这是普茶。”我执杯在手,轻嗅茶香,缓缓答道。

    “喔,未承想姑娘竟知这是普茶。”保元一付兴味盎然之态,“想来这茶于我蜀地并不生长,姑娘从何而知?”

    他起疑了,我暗忖,便略沉吟后答道:“不瞒公子,蕊儿未被卖入乐籍前也是小康人家的女孩子,父亲是个商人,刚巧经营的正是茶叶生意,所以对茶略有所知。”没办法,一时技庠差点忘记那普洱在古时并不多见,一般寻常人等难得品上一盏,只得瞎编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原来如此”保元点头,若有所思,继又道:“那姑娘定知这普茶脾性?”

    “普茶有生熟之分,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之效。其中生茶祛风解表、有清头醒目的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我这如数家珍般,只为让他相信我入乐籍前确是茶商之女,“此茶汤以明亮,红浓为上品,滋味醇和,甘甜。今日公子赐品之茶,应属上上品,蕊儿托福也能品得一杯,实在是三生有幸。”说罢饮尽杯中残茶,含笑注视着他。

    “妙,妙,妙”一旁的王昭远击掌笑道:“没想到,这芙蓉乐坊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我不喜欢王昭远细长眉眼间略带轻薄的神色,敛容正色道:“王公子说笑了,蕊儿不过乐坊中一名歌舞姬,不是什么龙虎高人,知道这些也因出身市井。想来这样好茶并非我这等平民有福消受,所以王公子才如此感叹!”言及此,已然是泪盈于睫。

    保元见状,忙出声喝叱王昭远不可造次,又因气氛尴尬转而笑问立在一旁的茗儿我平日在坊中都做些什么。茗儿笑道:“姐姐平日里无事就爱看书,这几日更是迷上了什么《颁令箴》,一天到晚捧在手里……呵呵,都快成个书呆子了。”说着自顾自吃吃娇笑,还不忘冲我眨了眨眼睛。

    “喔?蕊儿姑娘竟还关心时政?”那孟保元脸上表情复杂,大有些玩味的神色。

    “公子快别听丫头胡说,我一介平民女子有何立场关心时政,只是近日在坊中常听来往文人士子谈论《颁令箴》,一时好奇才找来看看。”我心下怪茗儿嘴快,又担心那二人起疑,忙出言否认道。

    “不妨,姑娘且说说。”保元望着我笑道:“时政亦是民生,想我朝天子颁布令箴也为上应天理,下顺民情。姑娘虽身落风尘,亦是子民,关心时政也是应该。不知依姑娘看来,这《颁令箴》如何?”

    见他说的恳切,我婉转念道:“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七丝……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念罢欣然看向他,说道:“公子你看,《颁令箴》中这短短九十六字,谆谆告诫,可谓情真意切。咱们大蜀百官若能按箴文一一做到,这国家何愁不强,这蜀地何愁不盛?想这朝堂之中若真是君圣臣贤,上下同德一心,那这皇上必是万民心中的当世明君了。只可惜……”我伧然住口,一时不知道要怎么说下去,孟昶,他可是个败国之君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