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增加粮食收购价-《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


    第(3/3)页

    国虽然免除农牧业税收,问题是百姓种植出来的粮食,八成以上是销售给国家。帝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根本不缺乏粮食,不是国家制定有最低收购价格保护的话,百姓种植出来的粮食无法卖出去。

    国制定出来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确保了百姓的粮食有销售的地方,能让百姓赚到钱,农牧业生产才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叶童听后摇头,百姓人均才近千元的毛收入,那扣出成本外,百姓的人均纯收入最多只有300元左右。

    叹了口气,叶童道:“百姓的收入低了,必须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内阁应该考虑一下,将粮食、畜牧产品的收购价格最少提高一倍以上,那样,百姓发展农牧业的收入才有保障。

    大家应该明白,粮贱伤农。农牧业是根本,是国家的基石。一旦百姓感觉种植粮食不划算,至于亏本的话,百姓是不会再种植。最时候,国家粮食无法得到保障。”

    叶童说的增加一倍以上的粮食收购价格,其实不算高。增加一倍以上的粮食收购价格,百姓的人均纯收入不过1500元左右,算是很低的。

    当然,随着牧业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农牧业的生产成本会下降,到时候百姓的纯收入肯定会增加,这一点叶童心里清楚。

    粮食收购价格过低,说难听点,就是国家在压榨百姓,是农业补助工业。现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已经非常发达,没必要再让农业补助工业。

    这就是所谓的工农业剪刀差,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的问题。秦帝国自从箫何等人接管国家后,工农业剪刀差已经大大缩小,但还是有一定的前额。

    箫何听后马上头大,一旦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一倍,意味着政府的开支要增加。对于吝啬的帝国大管家来说,真心是要箫何的命。

    “那个,那个主公啊!一旦粮食收购价格过高,物价就全上涨,带来的后果就是货币贬值,那样对百姓不好。再说了,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一倍以上,政府的压力山大啊!”

    箫何说的也有道理,但是,不能因为种种原因,就能继续剥削百姓,这对于从事农牧业生产的百姓来说是不公平的。

    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城镇居民购买粮食的价格肯定上涨,这一点是绝对的。箫何肯定不会为此买单,只会让城镇居民承担。

    还有一些涉及到农牧产品生产的企业,肯定受到限制影响,如食品加工业、畜产品业、纺织业、皮革生产行业等。

    一旦农牧产品价格提高,肯定将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城镇居民的生活开支,这一点是肯定的。

    呵呵!

    “箫何,这些年来,帝国的物价平衡,确实是好事。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压低农牧业产品的收购价格,这不好。

    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影响,那内阁在原来最低薪水标准的基础上,出台增加薪水的政策,重新制定出一个最低薪水标准,确保城镇居民的生活保障。”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