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30章 230:浮出水面的真相-《重生八零盛世商女》


    第(1/3)页

    第230章  230:浮出水面的真相

    刘棋从佣人手上接过两盘精致的点心,放到桌子上,“这是我们湾湾岛特产,凤梨酥和红龟糕,你尝尝。”

    “谢谢。”

    刘棋坐到倪烟对面,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

    这里明明是他家,可他却比倪烟还紧张。

    反观倪烟,眉眼间连半点异色都没有,那气定神闲的样子,好像她才是这里的主人一样。

    大气浑然天成。

    这股独特气质是寻常人怎么也模仿不来的。

    “吃、吃糕点。”刘棋将糕点往倪烟面前推了推。

    盛情难却,倪烟伸手拿了块凤梨酥,外皮酥脆可口,馅料软糯香甜,“味道很不错。”

    刘启年接着道:“我们家以前是大户人家,富甲一方,而且,我听赵书月的爹说过,为了防止家道中落,我们家祖上在康熙年间,曾经悄悄藏了一批黄金白银和奇珍异宝......”

    说不定,她还想跟自己争宠。

    眉似远山不描而黛,唇若涂砂不点而朱。

    她身上不是还有一笔钱的吗?

    江文棠立即走到二人身边,红着眼睛道:“大姐,对不起,让您受了这么多年的苦,以后的日子,就让我和孩子们来好好照顾你!”

    闻言,刘如瞬间释然,“爸,还是您聪明。”

    年龄对不上,唯一可能就是,刘母是姜医生那个已经死去多年的妹妹,姜稚。

    但是,今天站在她对面的人是倪烟。

    看着相拥着的两个老人,倪烟微微蹙眉,虽然刘奶奶已经认出了人,但她感觉,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他怎么可以这样!

    “不行,女孩子学开车太危险了。”刘父拒绝。

    弟弟只比她小两岁,弟妹比弟弟还大一岁,眼前这个比她要年轻三四十岁的人,怎么可能是她弟妹?

    先前看到村子里都在安装路灯了,他还以为,她这些年过得不错呢,,没想到,她就蜗居在这么个地方。

    刘棋倒是没在意这个,正好口渴,端起杯子就喝,“大娘,这个茶不错呀!是大麦茶吧?”

    就在这时,刘棋停好车从外面走进来,“爸妈,你们刚刚在说什么呢?”

    这个老太婆这么有钱,她当然要给她扛幡摔盆。

    这个贱丫头,她肯定是故意的!知道自己今天要穿旗袍,所以她也跟着穿旗袍,她要抢走自己的风光!

    闻言,刘奶奶脚步不稳的往后的倒退了几步,幸好刘棋及时出手扶住她,“大娘,您没事吧?”

    几人一同走出公馆外。

    江文棠眯了眯眼睛。

    “大姐,谢谢你。”江文棠握住赵书月的手,“浩山经常跟我说,他说大姐你是个好女人,他说得果然没错,大姐,你果然是个好人!”

    倪烟叹了口气,红着眼眶道:“可是我心疼您!”

    小木村就在大坝村隔壁。

    “赵奶奶,您就这么原谅他们?”倪烟有些不可思议。

    刘棋先是楞了下,“然后点点头,对,我爸我妈都是内陆人。我爸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留在湾湾岛生活,现在在湾湾岛定居,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回京城了。”

    “不。”刘奶奶摇摇头,语调说不清是悲还是喜,“我姓赵,叫赵书月。我之所以以刘姓自居,是因为故去的亡夫姓刘。”

    刘如拎着两大袋衣服道:“大娘,您看这是我给您买的衣服,您快进屋试试看合不合适。”

    六十年了。

    “启、启年!”

    她宁愿刘启年从来就没活过。

    刘奶奶转过身去,“我的丈夫刘启年在六十年前就已经死了,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走吧。”

    边上的其他三人皆被吓了一跳。

    江文棠仔细的打量着屋里的环境,还能买上三千块一台的电视机,这说明,老太婆手里还有不少钱。

    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若不是刘启年偶然间想起金矿的事情的话,他才不会过来找赵书月!

    刘启年摇摇头,“不在了......”

    她想夺走大娘的宠爱然后借机骗走大娘的财产。

    为了照顾到后面的司机,所以倪烟特地放慢了速度。

    一到家,江文棠很生气的道:“浩山,下午在大姐家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让我把话说清楚!倪烟那个小丫头就是个骗子!她想骗走大姐的东西!亏大姐还把她当成亲孙女呢!再说,她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拿咱们家传家宝?”

    赵书月叹了口气,“烟烟,其实我姓赵,我叫赵书月......”

    真是不简单!

    姜医生在22年就和赵青一起出国了,12年后回国的时候已经34岁了,姜医生今年才68岁,刘母虽然看着年轻,但最起码也有四五十岁了。

    可她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江文棠先是愣了下,然后道:“妈都离开海城这么长时间了,谁还记得这个啊。”

    但是刘启年却连躲都没躲一下。

    这对赵书月来说,真的太不公平了!

    为了迎接远方而来的亲人,刘奶奶特地换上了不久前倪烟给她买的新衣服。

    前面的车子停在一幢破旧的房屋面前。

    “书月!”刘父的神色很明显有些不对。

    真是太不要脸了!

    是的。

    刘启年很了解赵书月,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对她不能硬来,只能慢慢攻心。

    他居然还有脸来认赵书月!

    屋子虽然破旧,但里面收拾得却很干净,客厅里还放着一台电视机。

    “书月,原谅我吧,”刘启年趁机一把抱住赵书月,“书月,给我一次赎罪的机会。”

    闻言,刘父叹了口气,脸上全是痛苦的表情,说起了那段过往,内容无非就是他这些年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在枪林弹雨中,他一个人漂洋过海去了湾湾岛,然后在那边有了一番成就。

    刘父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好。文棠,小棋小如,我们快进去吧。”

    “你以前是哪个村的啊?”刘棋接着问道。

    江文棠也露出笑脸。

    “不用,”赵书月摇摇头,“你跟他你们是合法夫妻,你们不需要离婚。”

    江文棠也拉着刘棋一起跪下。

    正在江文棠尴尬的时候,刘父站了出来,“书月,是我啊。”

    一个女人的一辈子!

    回去之后,就想办法让赵书月把那些好东西都拿出来。

    乖乖!

    毕竟,这里只是一个乡下的而已,倪烟一个乡下人,哪里来的钱买车的?

    突如其来的喜悦让刘奶奶的脑袋一时转不过来,“启年,这是谁啊?”

    既然是孩子的一番孝心,她也不会拒绝。

    “嗯,一定的。”赵书月点点头。

    刘奶奶家里的茶具都有些破旧了,虽然洗的很干净,但是刘父还是有点不敢下嘴。

    赵书月的鼻子一酸,伸手抱住倪烟,“傻孩子,奶奶没事,奶奶过得很好,没什么可心疼的。奶奶的家人全死在乱世之中了,算起来,他也算是奶奶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刘父走到倪烟面前,“倪烟小同志,冒昧的问一句,你跟孩子他大娘是什么关系?我们应该怎么称呼你呢?”

    赵家上上下下两百多口人,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就剩下赵书月一个人。

    “大娘!”刘如一把抱住赵书月。

    谁也不知道,她也有自己的名字。

    倪翠刚好就是被拐到海城市的。

    刘奶奶是真的没把倪烟当外人。

    江文棠笑着道:“当然是带大姐回湾岛享福去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大姐,怎么继续让大姐留在这里过苦日子呢?”

    刘奶奶忙着给几人倒水。

    “书月,我就是找个人照顾自己而已,难道我真的该死吗?”

    刘启年没说话,在他看来,倪烟就是外人。

    赵书月用六十年,就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倪烟拉开车门走出来,“就是这里了,叔叔阿姨你们快下车吧。”

    刘启年接着道:“书月,我知道这么多年苦了你了,可我希望你也能理解我一下,你想想,在咱爹娘的那个时代,谁不是三妻四妾?你不在我身边,我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刘家断后啊!而且,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还活着,如果我知道你还活着的话,我肯定不会这样,书月,请给我一次弥补你一次的机会,我真的知道错了!”

    刘家人走后,倪烟端着饭菜,来到赵书月家。

    赵书月没说话。

    据他所知,赵书月手上的那个金矿,足够留下上上下下好几代子孙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一家四口在赵书月家呆到傍晚时分才回家,走的时候,刘启年还悄悄在赵书月的床底下放了一千块钱。

    江文棠已经注意很久了,赵书月果然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就连挽头发的簪子都不是俗物。

    江文棠连忙过来献殷勤,“大姐我来帮您。”

    如果他们早知道对方还活着话,就不会饱受煎熬了。

    语落,刘奶奶看向刘父,“启年,你现在可以说了吧?这些孩子都是你的什么人啊?这些年你到底过得怎么样?”

    只有刘启年江文棠和刘如。

    没一会儿,刘如和赵书月就换好衣服从里面出来了。

    二人成亲不过半载,就发生了战乱。

    刘启年接着道:“书月,我们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不能不能原谅的呢?人生只有一世,不会再有来世,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我相信,如果爹娘在世的话,他们二老也会理解我的!他们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老刘家断后!”

    “姓刘?”刘棋道。

    刘奶奶话已至此,倪烟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

    等她和大娘相认了,她就让倪烟有多远滚躲远点!

    而且,私生女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她怎么会这样呢?

    这个可能性真的很大。

    据刘棋说,刘父应该叫刘浩山才对,怎么现在又叫刘启年了呢?

    一场战乱带走了她的家人和丈夫,又因一场饥荒,她被迫离开了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隐姓埋名来到京华村,从此以刘赵氏自居。

    他知道赵书月下不了手。

    倪烟的视线不着痕迹得从楼梯口的方向掠过,“叔叔阿姨都是内陆人吗?”

    全部便宜那个倪烟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