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活路-《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第(3/3)页
“爹,阿真他怎么了?”宁雅柏有些惊讶地问父亲。
宁志远摆了摆手让他不要说话,然后充满期待地看着小女婿。
他知道,小女婿一定是想到什么了,否则不会这样。
众将领和幕僚也全都一脸迷惑地站在那里看着仿佛走火入魔般不断比划着地图的池非。
过了一会,池非终于从地图上抬起了头,然后以一种充满不确定的表情说:“岳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只是不知可不可行。”由于情绪有些激动,他下意识地叫回了平时的称呼。
“你说来听听。”宁志远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我刚看了一下地图,临祈、漳州、千鹤、彰南这几处地方临近乌江,只要从江边挖渠,就可以把江水引至内陆。
只要有了充足的水源,那事情就好办了。
既然安置流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这么多田地分配给他们耕种,那我们可以想办法再另外造一些田地出来。”
“你想如何造田?”宁志远迫不及待地问。
“东北这边不是山多地少吗?我们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不是在平地上而是在山上造田,造梯田。”
听到“山上造田”这几个字,不仅宁志远等人眼睛一亮,就连一向稳重的章文轩老先生也一下子站了起来问:“苏先生,你所说的梯田是否就是《淮南杂记》中所提到的,南方地区特有的山田?”
池非根本没看过什么《淮南杂记》,更不知道里面提到的山田是怎么回事,此刻他眼前浮现的是当年他去广西龙胜旅游时,在龙脊山上所见到的那些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一样无比壮观的龙脊梯田。
池非回答道:“章老先生,我并没有看过你说的那本《淮南杂记》,但我知道有些偏远的南方地区确实是有梯田存在的。
所谓梯田,就是围绕着山体像建造楼梯一般一圈一圈地造田,直至把整座山体完全利用完毕为止。
北方地区之所以没有梯田出现,那是因为梯田建在山上,如何进行灌溉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而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只要在山脚附近修起堤坝就可以把雨水留住,实现蓄水种田。
我刚刚急着看地图,就是想看看哪里会有较为充足的水源。
东北地区虽然雨水不多,但只要充分利用乌江的水源,挖渠引水至内陆,应该可以人为地实现蓄水种田的构想。
就算不能像南方地区那样大种水稻,但改种小麦、高梁等耐旱作物应该也是可以的。
不过老实说,这构思究竟能不能实现,我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
岳父,还有章老先生,你们最好仔细研究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去尝试此法。”
宁志远低头想了一下,然后用力一拍桌子狠声道:“比起要亲手杀掉这么多汉家子弟,我愿意把死马当活马医,尽力一试。我相信老天也不会让这么多灾民白白饿死。
如果没有办法也就罢了,既然还有一线生机,我们总该尽力去试试才对。
好,我们就一起来造这梯田,看看老天是否真的开眼。
此事就这样定了。”
说完,他意气风发地带着所有人走了出去。
从现在开始,他们要做的事会有很多,今后也一定会很忙。
但宁志远却一点也不觉得疲累,反而全身充满了力气,感觉老虎都能打死几头。
同样感到振奋的还有宁雅柏,他一想到不用亲手杀掉外面那些流民,他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他可以毫不留情地对世家豪强动刀,甚至亲手将其灭族,但他却实在不想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挥刀。
不管妹夫提的方法是否可行,此时他心里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压抑沉重的感觉。
所谓事在人为,很多事情如果不试试又如何知道结果呢?
虽然大多数人对这个前所未闻的构思还是半信半疑,但看到大帅如此兴奋的样子,其他人也都不自觉地放松了下来。
章文轩老先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在离开之前,突然十分郑重地向池非弯腰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这才走了出去。
对于他突如其来的这个大礼,池非不禁愣了一下,完全不明白老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
只有章文轩自己知道,这一拜是为了感谢池非给那些流民留下了一丝生机。
如果此法可行,那池非今日所救的,正是这十几万汉家子弟、血肉同胞。
同为汉人,这一拜,章文轩拜得心悦诚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