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绝非袖手旁观-《明末传奇》
            
            
            
                
    第(2/3)页
    多尔衮抓住了这个机会,命令朝廷做出了调查,调查之后形成的文书,列举了豪格大量的压制和随意处置镶白旗军官军士的行为,就连济尔哈朗看见了这些文书,也是皱着眉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代善主持的商议,做出了决定,免去了豪格镶白旗旗主的职务。
    不过究竟谁出任镶白旗旗主的事宜,因为济尔哈朗的反对,暂时没有人选。
    如此看来,好像仅仅是豪格被免去了镶白旗旗主的事情,不会引发多大的动静,其实不然,大清国的天平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倾斜。
    乾清宫,郑勋睿拿着手中的文书,语气颇为严厉的开口了。
    “内阁分析了很多有关大清国的情报,朕原来说推迟一个月进军,如今已经过去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之所以一再推迟进军的时间,主要还是因为时机不是很成熟,可如此重大的情报,内阁没有能够分析到其中的内幕,朕有些失望。”
    郑勋睿语气严厉是有原因的。
    内阁对大清国局势的分析,出现了偏颇,内阁居然形成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大清国必定会在内耗之中急剧的衰落,甚至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到时候朝廷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灭掉大清国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在进军大清国的时间上面,内阁两次做出延迟的决定。
    郑勋睿为了能够让内阁真正做出准确的分析,两次同意了内阁的建议,不过现在他忍不住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危险的出现,那就是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实际掌控了镶白旗。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都是大清国的俊杰,一人偏重于武,一人偏重于文,两人为了争夺权力,斗得非常厉害,不过郑勋睿很清楚,这场权力的博弈,很快就会结束的。
    从实力上面看,多尔衮明显占据了优势,济尔哈朗以前领兵作战的时间不是很多,在满八旗之中的威望远远比不上多尔衮,这也是导致济尔哈朗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之下,一定会败给多尔衮。
    但济尔哈朗此人,头脑非常的清醒,一旦权力博弈的大幕落下,他绝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让整个的大清国四分五裂,同样多尔衮也有这样的认识,绝不会让大清国分崩离析。
    如此郑勋睿可以断定,不管是多尔衮还是济尔哈朗,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掌控了权力,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展开大清算的,而名义上的第一辅臣代善,关键时候夜也会站出来,阻止内讧进一步的激化。
    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之间的博弈,已经让大清国伤了元气,特别是满八旗镶白旗军官控诉旗主豪格的事情,大清朝廷是应该严惩此事带头人的,军队的稳固是国家的根本,非常时期,不管军官有多少的理由,闹事都是要收到惩戒的,想不到镶白旗军官的控诉和骚动,居然得到了朝廷的支持,这岂不是说满八旗军官今后对旗主不满意了,都可以闹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