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皇宫之中-《重生之大明国公》
第(2/3)页
但是。如今却是恰恰就在这么个平和非常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在朱翊钧刚刚登基沒多久。再加上顾命大臣高拱。又因为很多原因被黜。朝中变成了张居正和冯宝联合起來。一家独大的局面。
原本这并沒有什么。甚至于对于这个时候的朝廷來说。这也是一件好事。毕竟掌权的两个人并非奸佞。反倒是对于朝廷还大有好处的。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不甘寂寞。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就比方说如今大明治下。最为有权势的藩王。蜀王朱宣圻了。他居然联名其他的藩王。想要摄政。
如今的大明。并沒有发生什么变故。外敌虽有。但是也沒有危及到本身。所以朱宣圻的这种做法。无疑等同于触动了李太后的逆鳞。对于朱宣圻极为不爽的李太后。想要惩治他。
当然。这个所谓的惩治。到底是打、是废、还是杀。这个还有待商榷。但是最起码的。想要这么做。必须要抓住朱宣圻的把柄才行。所以去年年底。接着清查僰人歼灭一事。李太后派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凡前往蜀地。为的就是要拿到朱宣圻的把柄。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功夫。张凡果然是不负所望。完成了李太后所交付的任务。成功拿到了朱宣圻的把柄。这杀害亲生兄弟。并且谋夺王位的罪名。完全就是可以让李太后随意处置朱宣圻了。因此当李太后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知道无论是那本族谱。还是朱宣洛本人。这人证物证全都被张凡找到。并且已经送往京城的消息之后。李太后心中自然是极为满意的。
而如今。这人证物证全都已经到了京城。
那本族谱是先到的。所以李太后是早就已经在翻看了。不仅仅只是那一本。就连在宫中的那本。李太后也是让人拿來。两本一同观看。看看这当中有什么不同。
说起來。李太后原本是裕王妃。所以这两本族谱的事情她自然是明白的。只不过裕王朱载垕开府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之后便是登基继位了。所以这当中的不同。李太后那时候也是沒有瞧出來多少。
但是如今在她手中的这本蜀王府的族谱。当真是让她大开眼界了。蜀王一脉。延续太久。开枝散叶之下。人实在是太多了。而跟宫中的一对比。这其中有出入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并不是说宫中的那本记载的都是假消息。只不过有八成以上的人名都沒有记载下來罢了。
当然。李太后可不是要感叹这些。她自然是要找关于朱宣圻的事情。而那本族谱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朱宣圻乃是蜀康王朱承爚的庶一子。当然。这并沒有问題。毕竟康王之下并无其他嫡子。王位由朱宣圻继任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问題是。那本族谱上也明明白白地写着。康王的子嗣。在朱宣圻之上。虽然沒有朱宣圻年长。但是却是嫡出的。确有一人。名叫朱宣洛。并且上面记载的是清清楚楚的。出生年月。生辰八字。所佩戴的饰物适合模样。何时失踪什么的。当然。自然是沒有写上确定死亡的消息。也就是说只要是找到了朱宣洛本人。那么这件事情就能确定了。
这么一來的话。朱宣圻也就算是犯下了大罪了。若是将他移交给宗人府审理的话。到底该怎么判决。还不就是由李太后说了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