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两方心思-《重生之大明国公》


    第(2/3)页

    不过。这边张凡这么想着。那边的朱宣圻。实际上心中又何尝不是这么一种想法呢。实际上。在上半年。他的儿子在京城。不过那完全就是一件巧合了。之后因为王府中有些事情。他便是写了书信。让儿子回來。但是谁曾想得到。这么一封根本就沒有任何企图的信件。反而是成了朝廷将他视为行刺朱翊钧的最让人怀疑的对象。

    而之后的事情。也正是如同之前所说的那般。他蜀王。作为如今大明治下。最为有权势的藩王。在京城中怎么可能会不安排眼线呢。虽然还称不上京城中的任何事前都能知道。但是一些在大多数人当中传递的消息。他还是能够马上知道的。当然。所谓的马上。也已经是七八天之后的事情了。但是在这个时代。七八天的时间就从四川知道京城里面发生的事情。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总之。在他得知朱翊钧居然被人行刺了这件事情之后。就立刻去信。让他在京城的眼线仔细地打探这件事情。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而随着朝廷当中的消息一个一个地传出來。朱宣圻所知道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对自己不利了。

    当时的朱宣圻。那是何等地愤怒。他虽然也有那么一份野心。但是他也明白。如今天下即便是有人作乱。但是大局稳固。想要靠着什么动乱坐上皇位的话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说万一皇家的人当真是招惹到了什么人來行刺朱翊钧。而且成功了的话。他蜀王说不定当真是能够抓到一个机会了。但是最后得到的消息却是。朱翊钧根本就沒什么事情。

    而最后传过來的消息是。虽然沒有确定。但是这一次的行刺事件。几乎条条线索全都是指向他朱宣圻的。他立刻就紧张起來了。

    沒错。在如今的大明朝。他这个蜀王是最为有势力的。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朝廷也从來就沒有放松过对他的监视。隆庆那会还好。虽然也有。但是并沒有很紧。而等到朱载垕驾崩了之后。李太后当政。一切都不一样了。

    李太后当政之后。原本也是沒有注意到他的。但是谁叫他当时有些热昏了头。居然找了几个人。上了那么一份“家书”。结果。不但沒有给他带來任何的好处。还让他被李太后盯上了。可以说。这件事情他当真是相当后悔的。

    而从那之后。朝廷也开始了对他的监视。而且。监视还不是什么锦衣卫或者东厂这种暗地里行事的组织。几乎就都是那些放在明处的人。这种架势。让他有些喘不过气的感觉。

    也拖了这个缘故。他不能发展任何势力。作为王爷的作威作福自然是沒有问題。但是如果说做些皇帝对于藩王非常忌讳的事情的话。哪怕是沒有做。只不过是有一些动向。那么蜀王府都会接连好几天地來人。还带來不少李太后的问候。当然。问候当真就是问候了。问问你最近过的怎么样。身子怎么样。家里怎么样。但是。这种事情。背后到底在暗示着什么。想來人人都能明白的。

    所以。当他知道了之后。第一件事情并非惶恐。而是深思。他虽然有的时候做事非常冲动。但是他并非一个愚蠢之徒。这件事情一出來。他就想到了一点。朝廷传出來这个消息。到底是为了什么。很显然这背后完全就是李太后在授意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对付他朱宣圻了。

    如今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人行刺了朱翊钧已经毫无意义了。朱宣圻当务之急就是要弄清楚李太后让人放出他才是幕后主使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想要置他于死地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根本就不用说这么多让人搞不清的东西。直接放话出來。说背后主使就是他。然后直接派兵过來就可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