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所谓反应-《重生之大明国公》
第(2/3)页
而最为担心这件事情的人,莫过于那些个王爷们了,毕竟这种事情,就算是他们明白自己沒有做过,但是若是被人栽赃了,那也受不了,虽然说他们就算是被坐实了,但是也能凭着很多关系逃过一死,但是,又有哪个人愿意自己好好的逍遥王爷不做,却是要被贬为庶人,还得受着那份罪名压身的不忿呢。
所以,这件事情以传出去,立刻就有人动起來了,而且这些人可不是像那些个大臣那样,光是疯狂地像其他人去打听,却是不过问正主,这些是王爷,而且他们现在几乎都觉得自己就是被怀疑的那个人,如果说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如此,光是去打听的话,根本就在加重他们的嫌疑了。
所以,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问道宫中去,來询问事情的同时,顺便也是表表心迹,证明一下自己的清白为好。
而这第一个上疏的,不,不能说是上疏了,说是來了一封家书还差不多,而这第一个这么干的,却是一个分量极重的人,是今年已经五十二岁高龄的庆惠王朱鼒枋,当然,要说这位庆惠王,这年纪倒也不算太大,但是他的辈分,却是极其的高。
朱鼒枋乃是大明第七代的庆王,乃是定王朱台浤的庶第二子,他在嘉靖是八年受封桐乡王,嘉靖二十年晋封庆王世子,嘉靖三十一年袭封庆王,到现在他已经在位整整二十年了。
这么说起來,倒也沒什么,而且常人也很难明白,换个法子來说吧,庆惠王朱鼒枋,论辈分來说,他跟正德皇帝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是同一辈的,换句话说,这朱鼒枋乃是朱翊钧的曾叔伯祖辈的,比朱翊钧要大了三倍,别说是朱翊钧了,就连当朝的李太后,都得见礼的人物。
而这么一个辈分高绝不说,并且还有病在身的人,就将要不久于人世的人,如今都在担心起來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了,并且还第一个就來信了,可见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当然,若不是朱鼒枋的身体不好,恐怕他都会亲自到宫里去一趟了。
而面对这么个人,不管是朱翊钧还是李太后,还是当朝的任何一个人,全都得要以礼相待,就算是回信,也得要客客气气的,生怕出了什么不敬,而显然的,李太后对于这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视,那封回信,就差不是她亲笔所写的了,信中,李太后当真是言辞恭敬,反复保证,这件事情是绝对扯不到这位老王爷的头上,如此这才算是了事了。
这件事情,李太后并沒有瞒着任何人,甚至于还主动对人说起了这件事情,结果弄得是满朝皆知,而满朝皆知的后果就是,不出一天,整个京城都知道了,要不了半个月的时间,这全天下都会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朱鼒枋來信了的这件事情,沒多久,其他的很多王爷都知道了。
这本身就是李太后故意如此施为的,她这么做就是要给朱宣圻下套罢了,须知道,在大明朝当代的这么多宗室藩王里面,朱宣圻这个蜀端王,可以说是距离京城最远的了,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从京城到成都的距离,也得跑上好几天的时间,而到时候,接到消息的朱宣圻,再犹豫一番,再打听一番,又得耗费几天时光,等到他写好了信,送到京城又得好几天的时光,如今,已经是可以确定,朱宣圻绝对是最后一个把信送过來的王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