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吏治之法-《重生之大明国公》


    第(2/3)页

    听张居正这么一说。李太后也就不再说话了。是啊。光是有条条框框的还不够。毕竟倘若无人去遵守的话。那么在繁复严谨的律法也是形同虚设。犹如废纸一般。

    “那不知张卿家可有什么办法。能让朝中的官员们能遵从这些。”李太后问道。既然张居正这么说了。那就代表他已经是想到了办法了。她如今只要问出來就好了。

    “就如同微臣刚才所说的那样。”张居正说道。“虽然如今朝中的官吏大多都有些事情。不论事大事小。终究不是好事。倘若全都弹劾的话。凭着吏部或者都察院去审理。估计这些人要么就是被罢官。要么就是被贬官。到那个时候。朝中沒有那么多的人顶替这些人的位置。恐怕会乱起來。”

    “哀家也正是在烦恼此事。”李太后也是露出了一脸苦恼的模样。“可是。这些人既然已经被说出來了。又怎么能够放任不问呢。”

    “问。是自然要问的。”张居正说道。“只是。惩治他们的时候。不能再像过去那般了。应当‘以事责人’才是。”

    “‘以事责人’。”听到张居正说出这么个词。李太后不由得在嘴中咀嚼起來。

    “不错。”张居正说道。“首先一点。何人犯错。那就应当罪指其人。不应当波及到旁的人。除非那人当真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否则还是莫要伤及无辜的好。再有。赏罚之事。不能入原先那般极端。微臣记得早年间。太祖、成祖治下。官员们若是有了过失。却也不都是大刑伺候。要么丢官、要么去命。那些罚俸惩处之举。并非不能用。当然。这也要确保那些官员不再贪赃枉法。同时也要抄沒他们往日所贪渎的脏银。要不然可就沒什么用了。”

    “这倒是。”李太后点了点头。说道。“这么一说。哀家倒是想起來。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犯了错的官员。不是贬官、罢官。就是抄家问罪了。”

    说到这里。李太后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了张凡和冯宝两人:“张卿家、冯宝。想來你们两人比哀家要清楚的多。哀家问你们。不让你们回去查。就现在说说。大明朝有多少官吏只不过贪渎了少许银钱。却是因为和朝中的某些人不合。而被抄家问斩的又多少。”

    说实话。李太后如今这么问倒也不是什么讥讽张凡和冯宝的话。她还真是想要了解一番而已。但是她这么一问。张凡和冯宝一时之间当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在大明朝。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某个官员只不过有些黑暗的过去。甚至只不过是贪渎了几百上千两的银子。甚至也沒有干出來过什么罪恶滔天的大过。就因为和朝中的某些人不合。因此而被人弹劾。丢官不说。还丢了脑袋。并且牵扯了自己一家几十口子为自己陪葬或者受罪。

    且不说是朝中的权力斗争。光是锦衣卫和东厂。这样的事情就不知道干出來过多少。张凡倒还好些。心中沒什么愧疚。虽然说自从他坐上了锦衣卫的头把交椅之后。这种事情确实也还有发生。但是大都是在他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手下按照“惯例”去办的。经手张凡的。的的确确是沒有一件这样的冤案。甚至于只要是张凡过问过的案子。从來都沒有一个人丢掉性命的。但是张凡毕竟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李太后既然这么问了。那么他也是责无旁贷。

    但是冯宝可就不同了。他虽然较之以往的那些东厂总管要谦逊、仁慈了不少。但是总归。东厂就是东厂。而且冯宝也不是一个像张凡这样仁慈的人。在他看來。该做的就要做。沒什么好犹豫的。

    自从冯宝掌管了东厂之后。这种事情比之以往也确实是要少了不少。这其实也是冯宝一直所觉得骄傲的。但是并不代表沒有。如今李太后这么问了。他自然是不好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