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重开经筵-《重生之大明国公》


    第(3/3)页

    换成白话。就是要为君之人。必当修身养性、尊重贤者、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臣民、爱民如子、勤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來客、安抚各方诸侯。这是中庸之道治理国家的根本。

    高仪说的很正式、很全面、很庄重、也很浅白。这些对于朱翊钧來说。并不困难。毕竟以前张凡为其授课之时。这四书五经乃是标准的教材。不可能不教授的。而且。在朱翊钧看來。高仪虽然说得很浅显易懂。但是相比起张凡來。就显得有些乏味了。并不能够让他提起兴趣。不过此时毕竟是经筵大点。太过庄重。自然是不适合向张凡平日那般。说着许多有趣之事來提起朱翊钧的兴致。

    高仪讲完之后。便随同那位展书官一同退回原位站好。以便让张居正上前來逐一细细解说。

    张居正所讲的可就高明了许多。逐一道理细细说來。鉴戒历史之余。还会拿到现实当中來。让听者能够更加明确。而且张居正所说的。也是非常符合此时的气氛。沒有一丝逾越。却也能让人听得兴致盎然。

    只不过。说到“亲亲也”也之时。朱翊钧开口问话了。

    亲亲也。爱护亲族。这么一來。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相互怨恨。这在百姓或者大臣们的家事当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皇族來说。争权夺利之下。这种状况几乎难以形成。

    而朱翊钧所问的也正是这个问題。如何亲亲。他是皇帝。他倒是想亲亲。但是亲亲之后。那些个叔伯兄弟就不会怨恨他了吗。未必。恐怕会更加怨恨也说不定。毕竟。他是皇帝。

    张凡听他这么一问。心中就无奈了。当时他给朱翊钧教课到这里的时候。就沒有解释这一段。朱翊钧也沒有问。毕竟谁都知道为什么。但是此时。经筵大点上。不允许有任何问題被如此放过。全部都要一一细说才行。

    即便是张居正博古通今。举出了先秦之时的许多例子。但是惟独这一项。张居正说不出任何大明朝的实例來举证。大明一朝。皇族的争斗不断。藩王的叛乱也是历朝最多的。甚至于。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乃是明成祖朱棣的后人。而朱棣。就是通过武力废了自己的侄子建文明惠帝朱允炆而坐上的皇位。这别说是张居正。就算是换谁來也说不出一个好例子。

    而就算是往前代再说。也基本上就是沒有这种和谐的皇族出现过。

    不过张居正就是张居正。面上丝毫不显得尴尬。侃侃而谈之余也是将这个难題略过了。

    还好。这经筵大点之上。谁都是中规中矩。朱翊钧并沒有穷追不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