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西川征伐 碧血丹心 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加之罪-《清梦大帝》


    第(2/3)页

    施青云微笑不语,又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册,上面写满了已表示效忠的地方豪族之名。不过十来天,蜀中十二郡中,已有过半的势力暗中投靠。

    从此,成都的官员之间传递消息、商议要务时,总会谨慎地附上一句:“一切听从施公安排。”

    李凉被安置于府中,听候召见。如此,这位大都督便彻底成为了笼中之鸟,终日徘徊叹息,忧虑前线军事。

    “名曰凉,心尚热”,李凉反复低诵悬于门楣处的自勉提字,最终化作的,只是一声极长极重的叹息。心再热,又有何用呢?

    这日夜晚,李凉翻找出积留数百封信件,皆是昔日先主李江与大王李环对他的褒赏,一句句忠心耿耿,一句句盖世无双,如今思来,又何尝不算得讽刺与幽默呢。想到此,李凉那颗“尚热”之心,空泛一阵酸楚。

    “禀李大人,外面有一客人求见。”家丁轻声来报。

    客人?如今一个狗都嫌的人怎会有客人?李凉百思不得其解。他将书信随意地推到一旁,令其叫客人入内。他好奇地往门外打量,谁会在这种敏感时期造访呢?

    只见来人一袭青灰色常服,儒生模样,从容地入庭行礼:“见过李大人。”

    “哦?”李凉斜视一眼:“恕在下愚钝,竟不识得大人贵面,亦不知有何等交情。”

    “回大人,在下乃是大郑皇帝特使,施青云。”

    李凉闻罢,心中更是不满,冷声冷气:“汝今日来成都,所为何事?”

    “和谈。”

    “为什么。”

    “南进夺取荆州,威胁中原,故此。”

    “就这么简单?”

    “对,陛下不愿腹背受敌,就这么简单。”

    施青云应对如流,从容不迫,简洁迅速,倒是令李凉高看他一眼,而他的细眼扫过桌上的两堆书信,似有所思。

    “那汝来此,又为何故?”李凉询问。

    “自当是尽使礼节,寻常拜访,请大人不必多虑。”施青云借机移步至信堆,而李凉尚未在意,而是轻闭双眼,打了个哈欠:“如汝所见,在下安稳着呢!”

    施青云得逞似的一笑,旋即作揖告辞,李凉下意识地瞧了眼那堆杂乱的信,不知为何有怪,却又说不出来,便一并收起。

    却说几日后,李环令李凉于王宫解释。刚一走入宫殿,但见以祁氏兄弟为首的众多官员将目光落于其身。正所谓“君子坦荡荡”,李凉因此不惧,大步走至李环前,伏地行礼:“臣都督中外诸军事李凉,参见我王!恭祝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贤弟离孤数月,孤甚是想念啊,你受苦了。”李环笑言道。

    “回我王,臣幸逢明主护佑,率川中健儿数抗北虏,乃臣之所愿。”李凉恭恭敬敬。

    “孤上次令你回来,为何拒不从命?”

    “回我王,剑阁相持日久,臣恐若弃之不顾,若令敌趁虚而入,成都休矣。”

    孰料祁复大声断喝:“李凉!汝拥兵自重,与北虏暗通款曲,欲反戈一击自立为王?是否!”

    如此直截了当,毫不留情地撕扯下君臣和谐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李凉哑然失笑:“祁大人如此蛮不讲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岂非可笑?”

    “李凉!你少在此胡搅蛮缠!我且问你,为何拥兵关内拒不出关,可是怯战?!”

    “吾非畏死,乃畏无端之死!”李凉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声音沉毅,“我军坐拥雄关,万夫莫开。又为何弃之不用,偏要开关浪战,徒损将士性命?”他视线最终定格在祁连身上,微微拱手,“祁大人若熟谙兵家之道,便不该开此等玩笑。”

    至此,李凉心下已然雪亮。所谓召回成都商议军机,根本不是为了听自己辩解,而是一场早已布置好的鸿门宴,只为坐实那莫须有的罪名。他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此时,祁连抬手拦下欲要发作的弟弟祁复,自己却哈哈一笑,缓步上前:“李大人不必动怒。如心澄澈,自是不复多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