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元历445年8月,韩进仅以四万微弱兵力,于天阙山之战大破华统联军三十六万,名满江东,威震天下。江东之主华统身死后,因无子嗣,加之其多年境内积攒的种种矛盾悉数爆发,江东彻底崩溃。 桓、顾二家先是投靠韩进,以剿灭吴佳吉军做投名状,随后以二大家族为首,各地大小贵族纷纷倒戈韩进,拥立其入主江东。 “什么?”远在京兆府的张清梦听闻军报,十分惊讶,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本来稳操胜着的华统竟会败的如此彻底。 在他的布局里,待华统灭亡江南,人困马乏,后方空虚之际趁虚而入。然而,韩进的突然崛起打乱了他所有战略布局。 “大王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于济滔轻轻笑着。 “军师,如今之计又当如何?” “如今江东无主,大王可立派一军征伐,至少要抢到长江以北。”于是,天阙山之战之后五天,张清梦宣布出兵支援围剿江东。 而荆州这边,刘汉则因背叛韩进而惶惶终日。 “主公!如今江东无主,何不趁势起兵?” “呃……对……起兵起兵”刘汉慌忙应声。 “不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华统主力虽覆没,其守备尚在!”景训厉声反驳。 刘汉吓的一怔,细想确实有些道理,便又道:“景将军之策甚好,甚好,不可出兵。” “可是……”谋士黄政道:“张清梦与韩进皆在分食江东,如若误此良机,我荆州将再无翻身良机。” 刘汉又连连称是:“对……出兵出兵……” “若攻略江东大伤元气,或是李环趁虚而入呢!”景训再次反驳。 堂上争辨不休,刘汉就如同小孩子在眼睁睁看着父母吵架却又无计可施的样子。他怯怯地开口:“二位爱卿,先别吵了……” 然而二人争辨不休,声音一个盖过一个,刘汉见此,又提了几个调,但依旧很小声: “别吵了……别吵了……” 依旧无济于事,刘汉见此情形,十分羞愤,将桌上的公文用力一扬,转身离开。众人见此情景,皆面面相觑,不敢复言。 且说刘汉满脸委屈地来到妻子房间,小刘瑞亦在此抄书,妻子见状,困惑地上前为其宽衣:“大人因何事如此?” 刘汉抽抽几下鼻子:“这些酸儒莽夫!我恨他们!” “此话何意?” “他们欺我太甚!先父如果尚在,他们敢吗?”刘汉如同被霸凌的小孩子,这委屈巴巴的模样,完全不像一个三十七岁的男人。妻子只好像哄小孩似的安慰。 委屈一阵过后,刘汉招招手:“瑞儿,爹和你谈点事,行吗?” 刘瑞闻言,放下毛笔规矩地上前,在得到示意后坐在刘汉身旁:“爹?您有何事?” 刘汉眼中眶泛红,拍拍刘瑞肩膀:“爹是不是特没用啊?” “爹很厉害的……”刘瑞思虑一下:“能把这么大的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厉害的。” 刘汉一声叹:“瑞儿,爹累了,想把这荆州之主的位置传位于你,你意下如何。” “?”刘瑞一皱眉:“爹,您认真的?” “嗯” “那您呢?” “爹打算隐居。” 别说刘瑞,连妻子听了都莫名其妙:“大人无病无灾,何故口出此言?” “我生性愚钝,上不及父,下不如子,不如早日让贤,以免误国误民。” “可瑞儿年仅十岁,”刘瑞回应:“瑞儿年幼无知,唯愿于父亲膝下悉听教诲” “你平日里不是被唤作“神童”吗?想你祖父在世之时,不也常常赞赏于你吗?”刘汉蹲下身,同儿子等齐身高;“非常之人应做非常之事,懂吗?” 刘瑞不敢领命,纵然他有通天的本领,年龄却依旧是他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无奈刘汉执意退位,毫不顾及刘瑞能否服众。 于是第二天,刘汉将所有印信交予十岁的儿子后,便准备隐居事项。 这不是儿戏吗?纵然刘瑞何等了得,可如此年纪怎能服众?以景训为首的臣子们以为是刘汉赌气,便集体跪求刘汉复位。刘汉只是推脱不见。 后来在众不断的劝试下,他终于想通了——干脆直接下野吧!很快他便在一处村落隐居下来。 众臣眼见主公如此逃避,急的是捶胸顿足,难以置信。 “朝迎暖日卧云蓬,暮赏烟霞伴鹤融。 心远尘器情自悦,无事落得满身松。” 这是刘汉隐居两天后的真实感受,虽然荒是仆人开、地是仆人种、水是仆人打,饭是仆人做,但似毫不影响他逢人便说自己是快乐农民。比起令人烦心的政治,他宁愿寄情山水之间,做一个快活的诗人。 他倒是自在了,“小神童”刘瑞可累的要死要活。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有什么威望来统领本就貌合神离的将士呢? 第三天,他再也受不了了,在知晓刘汉所在之处后,他立即同景训带三百人去寻。这次也不劝了,而是直接开门,勒令刘汉复位。 “我早已不是主公,我只想终老山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