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娃儿爸一喜,娃儿妈已经把小手儿完全放在他手里了。 这就是不跟他闹别扭的节奏。 好啊! 关荫赞同道:“所以说古代的文人哪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还有的,还是有的,这个,”景姐姐连忙翻开书本说,“这个唐仲友……” 说到这,景姐姐眨巴着眼睛看着娃儿爸。 露怯了。在文学历史方面景姐姐知道她肯定要露怯了。 关荫想了一下,明白娃儿妈的多愁善感从何而来了。 一是他又跑出去掐架,娃儿妈觉着这世道连她老公这样慷慨正直的人都逼得成这样。 还有一方面,就是的确对古代诗词里透露出来的隐约朦胧的似是而非的故事传说颇好奇。 只是,今日不适合阅读严蕊啊。 天气这么好,不如咱们休息会! “嗯——”景姐姐一扭表示人家还不困啦。 要听你讲历史。 关荫挠挠头,这玩意儿有啥好讲的。 “要听。”赵姐姐醒来连忙从后面爬上来。 她说:“人家刚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大小姐念叨着什么‘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悲悲切切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中了邪呢还。” 别这么说,咱们要一团和气。 “那你讲历史。”景姐姐要求。 得讲。 这个严蕊怎么搞的,你都千年之前的人了还惹现在的人生气算咋回事啊。 “严蕊和唐仲友的故事,应该说是故事,不能当历史看,”关荫拿起那本书看了一下,这书还是他去一家网红书店看到才买的呢,都还没来得及看,这一看,他明白了,“又是一群所谓的网红的学者,把故事里的东西拿出来堂而皇之地放进了诗词书,还当成了历史,这是不对的。” 哦? 景姐姐就问:“那历史里的严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难说,但确有其人。”关荫道,“传统文人有一个情怀,就是对歌姬之类的追捧与追逐,所以这些历朝历代的女人里边儿,正史中提起这些女人和她们的恩主的次数,超过正经人家的次数,野史里就更别说了。严蕊,最出名的就是这首‘待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以及那首‘红红与白白’,其次,就是《二刻拍案惊奇》里的和唐仲友,谢元卿的花边故事,还把辛弃疾的好友陈亮拉了进来,塞了个什么赵娟,实际上,这个故事是以国朝中期,崇祯五年左右的社会人情,以宋人的素材编写的,实际上到底有没有那么回事,是不是那么回事,还需要两说。” 这下景姐姐稍微高兴了一点儿。 二小姐醒来,闻言反驳了一句。 她认为:“没这事儿哪有这词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