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佛家弟子-《十方凡道卷》


    第(2/3)页

    孔宣王本是凤凰长子,因生就一团混沌灵气,被他炼化成五道神光,又拜在太上玄元道尊门下听讲大道,修成大罗金仙,与人对战无物不刷无物不落,打遍天下无敌手,顿时惹得佛门高人一阵眼红,都想将他收入帐下。

    便是封号都替他想好了,唤做孔雀大明王菩萨。

    堂堂圣人弟子,凤凰长子,天地间一等一的身份,却要去佛门做什么明王菩萨,简直是莫大的侮辱。

    孔宣王心高气傲,怎受得了这般耻辱?多次孤身一人打上西方娑婆净土,都被一众佛陀菩萨击退,还差一点被手持七宝妙树的须菩提佛降服,遂舍弃一身先天元胎转世为人,将五色神光化作仁、义、礼、志、勇,开创儒家一脉,不入凡俗直入庙堂,辅佐君王定山河固社稷,摄辟诸邪正兴天地,当仁不让的成为诸子百家第一位。

    孔宣王成就儒道圣人,门下弟子个个刚正不阿,抨击鬼神。儒家有一条格言,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当时道家势微佛家独大,无数佛子结交达官显贵传播教义,又时常开设水陆法会普度幽冥恶鬼,庙宇中佛相贴金嵌玉,使官员不事国务,男子不延后代,女子不事生产,父母不爱子女,子女不养父母,终日吃斋念佛长跪不起,终于惹怒了孔宣王座下弟子仲子路。

    仲子路性情刚直好勇尚武,得了儒门五宝之一的正气刀,以一柄正气刀破碎天下佛寺和佛陀金身,率领三千大儒打上灵山,以人间道统传承分说诸佛菩萨,几乎毁灭娑婆净土。

    自此佛家被百家除名,佛教也因此一落千丈。

    所谓喧乎的软面好揉捏,说难听点就是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谁都愿意参与,那些一直被佛家欺压的妖魔道修士自然不甘落后,到处追杀佛教弟子,且打着复兴道门的旗号,端的是名正言顺。

    孔宣王虽然创立儒家学派,却一直谨记玄元道尊的教诲,一直以道门弟子自居,这次仲子路大破娑婆净土之事,也被成为二次道佛之争,以道门完胜而告终。

    至此,释迦二圣知晓事不可为,凡事不可太尽的道理,遂开辟极乐世界和琉璃净土,改佛教为浮屠,取消佛陀和菩萨果位的称号,只留下阿罗汉一称。

    随后赤明劫爆发,封魔榜短暂现世,诸子破空而去开辟贤界,或者在修行道开辟洞天福地隐世不出,中古诸子时代落幕。

    而一部分流离在外的佛门弟子并没有去中州那烂陀寺,也没有苦行化缘乞讨重建大雷音寺,而是谨守自己一脉的教义在人间行走。

    听到这里,沈彦秋问道:“你说的这些上古秘闻果真是闻所未闻,只是这跟你是佛家密)宗弟子有何关系?这里面可一点儿都没说到大日如来的事儿!”

    倘若不是此人叫破二圣梦道图在先,识破红莲业火在后,任是他说的天花乱坠也没人会信,只是他对浮屠古事知之甚详,所说之事也是极为严谨,由不得人不信。

    两次道佛之争,两教三商封魔榜,孔宣王转世成儒圣,仲子路单刀破娑婆,哪一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若不是他说明缘由,谁会相信中古诸子时期的儒家至圣先师,竟然是圣人弟子,凤凰之子转世之身,儒门五宝竟然是孔宣王的五色神光所化?

    这人笑道:“道友不必着急。我密)宗教主大日如来,早在第一次道佛之争时便破开鸿蒙飞升大千之外,自然和佛教的关联弱了些。况且教主乃是太古金乌成道,实际上也是隶属于妖族,纵然他不曾飞升,也绝不可能看着诸佛菩萨降服妖族为坐骑而置之不理,否则他这天帝之子妖族太子的身份,无论如何也留不住了。”

    “教主以七劫境界破空飞升,乃是借住了化身大日照耀九州的无边功德,其实就算教主不强行破空,也能以此功德直接飞升,只是他毕竟是妖族太子,那股心气还在,自然不愿意接受天道的恩赐,故而才如此行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