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文化大刀阔斧进行内部重组的消息,很快就在网上就引起了讨论。 对于圈内来说,这个消息还是有点大的。 某圈内制片人群。 “第二文化最近的动静不小啊。”有人发了一条消息,还带了一张微博新闻的截图。 “又是成立电影分公司,又是成立特效子公司、音乐工作室的...这是一点都不想带着我们玩啊。”很快,就有人回复了。 这句带着两分酸气的话,打开了水群的节奏,群里很多人一下子都冒出来了。 “上次我联系了骆明,人家现在可牛了,我想塞个男三号都做不到。”有人跟着抱怨道。 “谁让人家林学拍的剧就是火呢,即便大明王朝收视一般但口碑好啊,在上头那都是挂了名的。” “各位可别想着使什么招数,中影的叶董看着呢。” “咱胆子小,还是老老实实的等他自己碰壁吧。” “我就不信他林学的片子能部部都爆,等他扑上一次,就知道混圈子是有多么重要了。” “年轻人么都是这样的,多经历一些社会的摔打就知道了。” “...” 对于网友们来说,第二文化内部重组的消息也就是看个热闹——所谓的重组也不就是重新成立两个工作室、划分一下部门权责么,没什么太值得讨论的。 但是当某个神通广大的网友,发了一张11月份的“全国重点网络动画片规划备案通过剧目信息”的截图后,热度一下子就爆起来了。 【Kelvins秋】: “大家看看我发现了什么[狗头],第6项《海绵宝宝》的申报单位是第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蓝狐动画工作室!” 该说不说微博是懂流量的,ID为“Kelvins秋”的网友虽然是个小透明,但是他的这条帖子发出后没多久,就窜上了热搜榜。 网友们愉快的加入讨论: 【那么安静】:《海绵宝宝》?这就是林导新成立的那个动画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 【深红色的熊】:听名字感觉像是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看的动画片啊。 ——回复【董不理】:正常,儿童市场很大,况且动画片和电影不同,先来一部儿童动画稳一手口碑才是稳健的做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