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三天傍晚,谢砚提议煮火锅。 说是天凉了,吃点热乎的能暖身子。谢临没反对,只是去市集买了些新鲜的肉和菜,连何观如爱吃的鱼丸都带了两袋。 院子里,火锅的热气袅袅升起,驱散了深秋的寒气。铜锅咕嘟咕嘟地煮着,里面的辣汤泛着红油,香味飘得满院都是。何观如坐在轮椅上,看着谢砚给她夹鱼丸,谢临则默默地把煮好的青菜放在她碗里,两人一个温柔,一个沉默,却都把她的喜好记在心里。 “观如,多吃点,这鱼丸新鲜,我特意挑的。”谢砚笑着说,又给她倒了杯温酒,“少喝点,暖身子。” 谢临看了眼那杯酒,眉头皱了下:“她身子还没好,少喝些酒。”说着,就把温酒往自己那边挪了挪,换了杯热水递过去,“喝这个。” 谢砚愣了下,随即笑了:“还是小叔想得周到。”话里带着点不甘,却没再坚持。 何观如看着两人,忍不住笑了。她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得五脏六腑都舒服。火锅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她看着眼前的两人,忽然觉得,要是能一直这样平静下去,也挺好。 吃到一半,谢临起身去添炭火。他蹲在炉子边,火光映着他的侧脸,少了些平时的冷意,多了几分柔和。谢砚则给何观如剥了个橘子,指尖沾了点橘瓣的汁水,他随手擦在帕子上,动作细致又温柔。 “对了,观如,”谢砚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点犹豫,“等胡道长从黑风林回来,我带你去玩,去买东西好不好。” 何观如眼睛亮了亮,这些天来一直闷在观里,胡老道身体也没恢复大好,没办法陪她。 她刚想答应,谢临却先开了口:“她身子还没稳,外面人多眼杂,容易惹麻烦。要去也得等她灵力恢复些,我陪她去。” “我也能保护好观如。”谢砚的语气沉了些,看向谢临的眼神里多了丝较劲,“再说,买东西能让她开心,对恢复也有好处。” “开心也不能拿身子冒险。”谢临站起身,手里拿着添好炭火的炉子,语气依旧冷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何观如看着两人又要争执起来,赶紧打圆场:“好了,你们别争了。等师父回来再说吧。”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没再说话,只是谢砚给何观如夹菜的动作更勤了,谢临则把炉子往她那边挪了挪,让她更暖和些。 火锅吃到快结束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院子里挂着的灯笼亮着,暖黄色的光洒在青石板上,映着三人的影子。何观如吃得有些撑,靠在轮椅背上休息。 “我去收拾桌子。”谢砚站起身,开始收拾碗筷。 谢临也跟着起身:“我去洗碗。” 何观如想帮忙,却被两人同时按住了肩膀。“你坐着别动,我们来就行。”谢砚笑着说,语气里满是不容拒绝的温柔。谢临则点了点头,算是附和。 何观如只好乖乖坐着。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她忍不住笑了。谢砚收拾碗筷的动作很轻,怕弄出声响吵到她。谢临洗碗的时候,会把碗擦得很干净,连碗沿的水渍都不放过。两人配合得意外地默契,没有再争执,只是偶尔会对视一眼,眼神里依旧带着点较劲,却多了些平和。 灯笼的光摇曳着,映在两人身上,暖得像幅画。何观如看着看着,忽然觉得眼皮有些沉。她打了个哈欠,靠在轮椅背上,慢慢闭上了眼睛。 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 那敲门声很急促,像是有人在拼命砸门,力道大得连门板都在晃。何观如猛地睁开眼,心里咯噔一下。 “谁啊?”谢砚停下手里的动作,朝着门口喊了一声。 门外没有回应,只有敲门声还在继续,“咚、咚、咚”,一声比一声急,像是要把门板砸破似的。 谢临皱了皱眉,放下手里的碗,快步走到院子中央,朝着门口喝问:“深夜敲门,你是谁?有什么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