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商队出发-《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第(2/3)页

    但崔清漪不打算用她的银子将芦花镇的事情都办了,人总要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才能学会珍惜。

    因此看着整齐划一的商队里其实没有几匹马,甚至连拉货的板车都是镇上的木匠夜以继日的赶制的,也就是说这一趟去往东平县芦花镇的百姓几乎要完全依靠人力将这些东西运到目的地。

    但商队里没有人提出异议,每个人的目光里都是灼灼的期盼,芦花镇的人对这一趟出行热情满满。

    芦花镇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春梅和稻香手扶着车辕走在队伍中间,瞧着写着芦花镇几个大字的石头有些激动,队伍中很多妇人同她们一样,孩子们更是脚步轻快极了,只觉这比坐在学堂里听夫子讲书可有意思多了。

    崔清漪如今身子不便,她乘坐的马车便先行一步。

    瞧见乡主的马车没一会儿便没了踪影,后面跟着的商队不自觉也开始加快脚步,商队里的管事和百姓们都没意识到,纵然他们有很多人,但乡主才是这个队伍的主心骨,这不有几个管事知道乡主先行一步,这肚子里就开始没着没落的。

    崔清漪已经几个月没有回来县城了,好在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并没多大的变化,倒是城外的集市上来来往往的客商多了不少。

    蒟蒻也掀开车帘瞧瞧,“姑娘日子算的准,洋人的商队又快来了。”

    崔清漪可不就奔着这个时间让厂房赶工的,虽说东平县城外的集市早形成了一定规模,即使不在洋人商队来的日子也有大晋内的商队来往交易,但只有洋人商队在的时候来往的客商是最多的。

    芦花镇的芦花白在这个时候亮相,必定能在大晋商队内声名鹊起,这才是崔清漪想要的。

    远远瞧见鸿雁茶楼的招牌,蒟蒻幽幽叹了口气,在崔清漪瞧过来时才说道:“前些时日,县里新开了家茶楼,里面请了个什么妙家班据说是打京城那边来的,我从县里走的时候听乔一石说生意很不错。”

    崔清漪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鸿雁茶楼赚银子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人眼红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时代又没有知识产权一说,有人模仿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想必若不是蒋家班和毛乐人都是和她签了长契,早有人花大价钱挖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