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管崔家是买东山脚下的地还是城外的地他都有的赚,无非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何牙人不是个短视的人,他隐隐有种感觉崔家买田置地的行为不会就此停止,他今后还有的赚。 抱着这个想法,何牙人对崔清漪事情格外上心,第二天就去了县衙询问有关城外土地的情况。 这还是东平县这么多年以来头一次有人要买城外的空地,户房官吏将官府留存的地契仔细翻了一遍,拿不定主意又去请示了周砚修。 周砚修:“有人要买城外的空地建茶楼?” 户房:“牙人是这么说的,下官想着城外的地空了这么些年,一直也没派上什么用场,若是有商人愿意买,正好咱们县衙也多一笔进账。” 他们县衙也缺银子啊。 周砚修皱了皱眉,事情怎么就能这么巧,他前些时日刚和郡守沟通过要在东平县城建驿站,这会儿就有人要买城外的地。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之前经过东平县的洋人商队,但作为第一个将商队的情况汇报给朝廷的县令,周砚修自己留在京中的人马一直关注着商队在大晋的动向。 朝廷经过几轮商议已经和洋人商队达成合作,今后洋人商队会经常来往大晋和周边的小国,周砚修确定只要菲力商队能将大晋的消息带回到自己以及周边的国家,那么今后大晋肯定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商队。 他作为东平县的县令自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在东平县县衙外设立驿站的同时设立集市专供洋人商队使用,届时东平县以及周边的商人都可以在这里售卖自己的货物。 长此以往,就算是没有洋人商队的时间,东平县城外也会形成一个大型的集贸市场,这对于提升东平县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他这个决定也是才下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竟然已经有人率先得到了消息,要在城外开茶楼。 想到这里周砚修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回忆,他冷着脸让户房将牙人带进来。 何牙人在牙行做工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本县的县令,他恭顺垂首立着感受到县令大人不太友好的气息,内心有些忐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