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辩臣-《夫君太妖娆》
第(2/3)页
“微臣以为,如此行事不妥。”之后长篇大论,说衙门里档案文书如何重要,若不是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來的优秀人才,不是那些通读史书、熟读明经正典的学子,如何能打理好各部衙门里的事!
高胜寒听完,点点头,“爱卿所言甚是。”
那臣子以为说服皇上了,松了一口气,刚想提议将四位才人遣退,不想皇上又懒洋洋地來了一句:
“安尚书,你來说说,我大周有多少官员?多少是进士授职?多少是举人谋的缺?又有多少是祖制荫恩录取?还有多少是花钱买的官?李尚书,你也來算一算,每年下发多少禄米薪金予我大周官吏?每年免租免税的举子官吏人家的田亩数目几何?可有逾矩?可有违制?可有官宦行商与民争利?”
诸臣子一听:坏了!皇上这是要跟大家算总账了!试问,谁人沒有小心思,想要将自己的学生/子侄/女婿等熟人安排进衙门里去?而且他们还真就攀关系牵裙带的做了!这般行事,与皇上的做法又有何异?田地什么的,更是多多益善!还有商铺,哪家闺女出嫁或是子孙分家的时候不分上几个铺子给他们?认真算起來,租出去给人的少,自个托了家里仆役的名头行商的多,可是,皇上要跟你较真,他们也逃不开一个御下不严教子无方的罪责!
大周律:官员及其眷属禁止行商!
众臣子纷纷下跪,连几位老臣和武将们也沒敢再站着。“皇上息怒!皇上恕罪!”
高胜寒气极反笑,“朕可一点也沒有生气。朕不过是想要知道更多的详情实情,而不是明面上花团锦簇的一堆奏折。”
接着,又细数几家勋贵子弟荫恩谋职的,问那些文官:“可知为何太祖皇帝要给他们几家这个恩典,世代相传?”
文官们不敢吱声了。勋贵们却是扬眉吐气,一脸与有荣焉。
“因为他们助太祖打下的江山,才有如今的繁盛大周,太平盛世。当时他们的子弟家臣仆役马革裹尸血洒黄沙的不知几何,后來几番风雨波折,因着这样那样的缘故沒落削爵的又有几多,也只剩下这么几家了。”说罢,还一脸唏嘘,少年君王眼角微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