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知道了真相以后心里倒比从前舒服了很多,他一直以为是皇后误伤了苏若水导致孩子没了。他一面有些怪皇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面又担心皇后过于内疚。 现在知道伤害是别人造成的,他出手把萧、石、徐、杜四家都定死了灭九族,总算是给孩子报了仇。 他急忙过来告诉皇后事情的真相,就是想让她不要太内疚。没想到她的思维和他根本不在一条线上,同路不同辙。 皇后对太子妃成见如此之深可不好,于家不和于国则不利。皇帝也不懂得如何调解婆媳关系,他能做到的只是劝劝皇后,至于太子妃皇帝只能跟叶孤元弘谈,让叶孤元弘也私下里劝劝太子妃。 皇帝想了想决定跟皇后好好的谈谈心,做为长辈对小辈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挑剔。皇后哪里听得进去这样的话?她又一次提起了七出,她坚持认为她说的都对,苏若水就不配做太子妃。 “梓童,你遇事不能三思而后行吗?”皇帝慢慢的一条一款的说给皇后听。 第一条,不顺父母。皇帝觉得苏若水知书达理,大事小事都没有差迟。做父母的也该时常自查,自己是不是有为老不尊的嫌疑? 第二条,无子。现在还言之过早,再说皇家最不缺的就是子嗣。苏若水真的无子也不影响她当皇后。苗世英也无子,照样独-宠后宫十几年。 第三条,-淫-。这绝对是不能乱说的罪,证据确凿这绝不能饶恕。没有确凿的证据就是造谣,皇娘要自重,不能做长舌妇。 苏若玉和六皇子,有其事也是他们俩之间的事,把太子妃扯进来不是太牵强了吗?何况你怎么能宁可相信一个疯子的话,也不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呢? 第四条,妒。这件事有待慢慢调查,即使太子妃真的善妒也当以劝教为主。只要不是特别过份也不当因此论罪逐出。 叶孤元弘递上来的卷宗写的清楚,那些死伤以及被驱逐的妾妃都是被杜玉珍算计的,这一次处理四个妾妃是因为她们谋害皇嗣。 第五条,有恶疾。就算真的有什么毛病,也应该先以治病为主。不能说因为她身体不好就把她贬回娘家。 她虽然两次流产,也不能说她的身体不行,谁中了毒谁也保不住孩子。 第六条,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皇帝无奈的叹口气:“梓童,你再这样闹下去,莫说弘儿,连我都要受不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