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刮骨刀(九)-《将门权宠》


    第(3/3)页

    “根据俘虏口供,吴光身边最得力的部下有三个。一个是庆州青柳镇的教书先生,姓杨,是幕僚一样的角色;一个是原庆州守备军的校尉王骥,此人是庆州城守将;最后一个是吴光的小舅子,驻守庆州城最后一道屏障——”

    楚识夏把一面绿色的小旗子插在一座山谷前,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面旗子上。

    “子午道。”

    子午道位于两山交夹的缝隙中,城池关隘固若金汤。如果想绕过子午道直取庆州城,必须爬上那两座陡峭的山。子午道是易守难攻之地,背靠庆州城,也不怕被切断粮草运输,更无法形成合围。

    “将军有何妙计?”扬州主将乖觉地问。

    如果是以前,四州主将早就私底下打着算盘,噼里啪啦地议论开了。但楚识夏连胜两仗,又在军中立住了威严,再没有人敢无视她的话,所有人都等着她先开口。

    尽管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想打这一仗,楚识夏的计谋、指挥让先前坚不可摧的庆州军一败涂地,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也看到了在这场战争里捞一笔功名的机会。

    如果和谈成功,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诸位先别急,我们还有另一则消息。”楚识夏拿出一封拆过的密信,不轻不重地扔在沙盘上。

    “就在碧城被攻陷的后一天,吴光宣布自封庆州王,封我上述三人为公爵。”楚识夏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复述了一遍密信内容,语气平静,“所有回应我和谈的人都被处决了。”

    楚识夏给了吴光两条路,一条路是眼睁睁地看着部下分崩离析、异心四起,再被一鼓作气的联军击溃;另一条路是被投降派出卖,甚至亲自摘下他的人头向朝廷做投名状。

    但吴光哪一条都没选。

    自封为王之前,吴光只是一个轰轰烈烈造反的草头小民;自封为王之后,他便是板上钉钉的叛军头目,试图颠覆帝朝的乱臣贼子。自立名号是为了师出有名,这也意味着他根本不打算与联军和谈,而是不死不休。

    营帐中的氛围降到冰点。

    “和谈破裂。”楚识夏轻飘飘地宣告。

    “不肯投降的俘虏全部斩首,首级悬挂在碧城城头,以儆效尤。叛军主将不肯写投降信的,一视同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