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汴州城-《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2/3)页
因为汴州本来就算得上是交通要塞,往来的除了大商贾,也有许多零零散散的小商贾,只是汴州物价太高,这些人不敢常驻,于是常常白日进城,晚间到驿站凑合一番,常来常往的,这批人就在驿站处有了自己的一个小集市。
官吏说的,就是这个集市。
集市里卖的,大多是白日里在汴州城卖剩下的,有些商贾急着走,就会低价出售,也有些待价而沽的,专坑过路人,因此要自己仔细甄别。
既然官吏卖自己个好,叶霓也有意与人打听打听,她抓了把西瓜子下去。
官吏接下道:“还是三娘会享受。”
“路上无聊,就拿些来吃。”她乐呵呵的,这西瓜子家里也不多,还是她从一个外地商贾那儿收的,别说这官吏没吃过,就连叶家人也鲜少吃。
还真别说,一边吃一边聊,这官吏也放松了些,说道:“这集市么,好坏参半,眼下也刚开,三娘要是去买,还能要个好彩头。”
“开到多晚呀?”
“不知,只要有人,就有摊子在。”
官吏口中的好彩头,就是商贾开摊后的第一单,一般对方为了图个吉利,会让些价钱。
等打听到集市里还有些零零散散的铁器后,叶霓跟着官吏一道,在这集市里淘到两个铁锅。
这是早就商量好的,毕竟正经开豆腐店,那对锅的要求自然是高的,陶釜用来烧也是可以的,只是用起来要上心,因为这东西不能冷热交替来,每次烧完后总要自然放凉,不能及时倒入冷水,不然一个不好就要坏了。
虽说陶釜便宜,但豆腐坊这样要一直用锅的,正经论起来还是铁锅更好。
那胡四跟着叶霓一道,一见她在和人讨价还价,就顺道也买了一个铁锅。
这时候的冶铁技术还是落后的,就这么两口铁锅,要价居然就有四两银子,大娘觉得贵,但也认同,毕竟做生意和自家烧饭不同,总不好一直叫客人等着。
只是她过惯了节俭的日子,此时也跟着劝:“不若等下次回石头城买罢,这汴州的物价还是太高。”
叶霓摇头,石头城的铁铺她问过了,也是差不多的价格,而且锅子也小些,不符合他们用来蒸豆腐的要求。
而且来都来了,哪能再等?
一来二去的,时间成本也要上去了。
大娘点头,听自家妹子的准没错。
在驿站歇了一晚后,几人也上了路,那汴州离得本就不远,又坐着驴车,很快就到了。
叶家的铺子选在汴州城南边,这地方不比东面繁华,周边住着的也都是普通人家,当时得知这些消息后,汴州百姓也有些不以为意,认为那万家的豆腐坊开在繁华富贵的东城区,怎得他们偏偏选了个南城区?
叶霓不以为意,几人先是住了附近的酒家客栈,胡家帮的人顺手将牌匾装上了,牌匾也普通的很,简简单单的叶氏豆腐坊。
客栈的掌柜是个热心肠,又与她有些眼缘,于是劝道:“三娘,这门面是要紧的,你看那万家,牌面做的就很足。”
叶霓笑而不答,反道:“我知,但豆腐本就是豆子做的,卖不了恁高的价钱。”
“听三娘的意思,这价钱是要打下来?”
她点点头,将自己的生意经与对方言说了一番,那掌柜的也大为惊骇。
“一文钱居然能买恁多么?这万家人确实不厚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