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州发生的种种事情尚未传回成都,相府令史李福终于带着上庸克复的捷报,及朝廷追谥忠烈这则同样振奋人心的消息回到了成都。 最先闻知消息的相府幕僚,无不惊喜,道贺连连,就连在相府内外忙忙碌碌的奔走小吏,行走之时也都面带笑颜,脚步轻快。 还不待上庸之捷及天子追谥之诏露布天门,两则消息便已如洪水决堤般自相府溢出,滔滔不绝,顷刻漫盖整座成都。 自天子离京亲征以来,大捷小捷源源不断。 以至于天府之都不预政事的豪富百姓对于上庸克复一事,大多都已只是淡淡一顾,波澜不兴。 反倒是朝廷一次性追谥十余忠烈这前所未有之例,在成都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 街闾巷末,凡知其事者,无不奔走相告,语声相接,未及日暮,朝廷追谥忠烈之事便已在这座天府之都尽人皆知,尽人皆谈。 至次日清晨,天府四门张榜。 榜文甫张,四门如市,百姓云集观榜者数以千万计。 一时万人空巷,摩肩接踵,盛况几可比拟数月前『关中尽复,还都西京』这大捷之报传来之日。 “『朕以不德……惧失天下之望』” “『今关中克定,西京克复』” “『虽天下未平,而将校之臣陨身锋镝。』” “『若不议追谥之典,何以答扬忠烈,慰忠魂于地下?』” “『今特命有司详核往烈,议定美谥。』” “『使后人知其所立,亦使国家不负功臣,以垂无穷。』” “『……谥关羽曰壮穆侯。』” “『……谥张飞曰桓侯。』” “『……谥黄忠曰刚侯。』” “『……谥马超曰威侯。』” “『……谥庞统曰靖侯。』” “『……谥马良曰贞侯。』” “『……谥冯习曰忠隐侯。』” “『……谥傅肜曰忠勇侯。』” “『……谥张南曰忠毅侯。』” “『……谥程畿曰忠刚侯。』” “『……谥杨洪曰敬成侯!』” 内围识字之士人朗声宣读。 挤不进内围之人与不识字之人,闻此皆是议论纷纷。 靖安楼。 成都最大的官营食肆。 最近几月才突然出现,并在短时间内迅速风靡成都的说书人,正坐于高台帷幕之后。 抚尺一拍,帷幕撤下,说书人羽扇轻摇,显出真身。 未及说书人出声,阁楼数十高官贵胄,台周近百豪富,外围百余小有资财的才俊,以及有求于无钱入肆却又书瘾难耐,挤在门外侧耳倾听的稚子,尽皆鼓掌喝彩。 少顷。 诸般杂声尽歇。 那位刘姓说书人左手抚尺,右手轻摇羽扇,以一种跌宕起伏的奇怪腔调振声出言: “昨日咱们说到先帝檀溪跃马、脱险惊涛,得水镜先生再荐名士! “今日便再续佳话,为诸君细讲先帝三顾丞相于隆中草庐,敦请丞相出山的那段风云!” “好!” “好!” 满堂欢喝。 “……次日,先帝同关、张二公并从人等来隆中。 “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先帝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 “此歌何人所作? “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 “……” 食肆众人很快便全部入了神,静静倾听。 闻得先帝再访丞相而不遇,无不嗟吁而叹,又对武功盖世、威风无两的关侯、张侯喜爱赞叹,觉此二公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就在此时,食肆中的皂衣小人,乃自小舍中捧出新出不过三月,便已风靡整座成都的奢侈饮品,单独奉予阁楼上的达官贵胄。 众所周知,朝廷新设茗官。 一如盐官、锦官、铁官、铜官。 茗官产茗。 茗有九品。 奉上阁楼的茗饮,据说乃是大汉三公九卿、达官贵胄才有资格饮用的三品茗饮。 此茗滋味如何? 除阁楼上达官贵胄,无人知晓。 围在说书人台下的豪富,纵使家财万贯也无缘得饮。 往往一掷百千钱,才能购得一杯四品茗饮。 四品茗饮,则是属于二千石太守校尉品阶之物。 食肆一日仅提供二十杯,出价高者得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