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和老四?” 老朱面露不解,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还跟自己有关系。 江临开口说道:“接下来,我就先说说陛下吧……” “陛下一直对于文臣就有很深的偏见。” “比如说你曾在宋濂的诰命中不留情面地说:你宋濂博古通今,但严重缺乏决断力与执行力,难成什么大气候。” “要知道,宋濂作为当代大儒、太子之师,乃是读书人的领军人物。” “哼!咱说错了吗?这些文坛骄子们就爱打嘴仗,根本干不出什么大事来!”老朱的态度依旧很是轻蔑。 朱标忍不住长叹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无奈。 “唉……父皇,你这件事做得确实过了,这些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你这样让天下的读书人都对你产生了裂缝。” “没错,为后来的文官集体一起抱团与皇帝唱对台戏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江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朱标刚才的一番话。 随后他又扭头看向身旁的朱棣,缓缓开口道: “文官在陛下那里丢了面子后,接着又在你这里丢了里子。” “说白了,就是你动了文官们的利益蛋糕,让他们赚不到钱了。” 在朱棣满脸不解中,朱标笑着向他解答道:“老四,问题就在你迁都北平这件事上。” “这群文臣私底下经营了大半辈子的产业都在南京,要是跟着你一起迁都的话,岂不是就要放弃这些家产了?” “那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江临顿时眼前一亮,朱标这个太子果然名不虚传,一眼就能看穿事情的本质。 “没错,永乐皇帝当时下达政令后,这帮文臣瞬间就炸开了锅,用各种理由拼命死谏,就是为了阻止你迁都北平。”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