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祯想了想,在想起来这个人是谁时,不禁有些惊讶。 说希夷先生,不少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提及陈抟老祖,那就是如雷贯耳了。 这位据说是唐朝人,在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后移居华山,与隐士李琪、吕洞宾等为友,等到五代乱世接近尾声,周世宗好黄白术,将其召至宫中,问飞升黄白之术,授予官职,陈抟不受,飘然离去。 再到了宋朝立国,太宗继位,太平兴国年间,陈抟又至京师二觐帝王,太宗称赞其“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太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怀经纶之长策,不谒王侯,蕴将相之奇才,未朝天子”…… 事实上陈抟还是朝天子了,还被赐号希夷先生,得赐紫衣法袍,太宗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却终究还是没有挽留得住,陈抟回山中修行,直到端拱二年,雍熙北伐都打完三年多了,才仙逝于华山张超谷石室,如果出生之日是真的,那就是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这等陆地神仙般的人物,若是亲传徒孙,待遇可大不一样,完全有资格入宫面圣。 不过赵允让的说辞也很谨慎,自称是亲传徒孙,有鉴于陈抟老祖当年就是隐居人物,麾下弟子也多不出名,这個时隔几十年的徒孙就更不好证明,所以伪称攀附的可能也极大! “这倒要见识一番,不要打扰,乱了法事!” 赵祯生出好奇,特意关照了一句。 赵允让微微变色:“这怎么能行?官家天颜,岂能去见这等来历不明的道士,更不能乱了上下尊卑啊!” 赵祯温和地摆了摆手:“僧道本就是方外之人,又事关两位哥儿的安康,若是由于朕来此,乱了法事,于心何安?茂则!你带着守约,先入内吧!” “是!” 张茂则出列,带着以守约为首的护卫班直,朝着府邸内走去。 眼见官家行事如此沉稳,赵允让张了张嘴,也无话可说,只能道:“臣深感官家仁德!” “走吧!” 赵祯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胳膊,脚下的步伐不紧不慢,一路入了府邸,很快就见到大堂处,数十名僧人分列两排,双手合十,默默诵经,宝相庄严。 位于正中的,却非僧人,是一位道士。 并无想象中的羽衣翩翩,金冠耀日,道士的打扮很是普通,披着一袭略显破旧的道袍,臂弯搭着拂尘,年纪看上去已经不小,倒是身材魁梧,脸颊红润,双目微阖,口中念念有词。 赵允让低声道:“这位就是法显道长,数月前云游至太平兴国寺,与群僧探讨长生道法,自称师承‘火龙真人’贾德升。” 赵祯奇道:“他有何技艺?” 赵允让还未开口,就听一道温和的声音传了过来:“雷声普化天尊,玄恩赦罪天尊,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愿求功德,为普世之众降下福祉!” 两人一惊,就见大堂中,刚刚还盘坐在地上的道士,不知何时站了起来,声音朗朗。 “退下!!” 护卫赵祯的班直立刻从左右冲出,目光炯炯地看过去,道士并无上前之意,只是竖掌行礼:“山野隐士拜见圣上!” 赵祯见惯了臣民对他毕恭毕敬,乃至顶礼膜拜,此人的不亢不卑之态倒是少见,颔首示意,发问道:“道长得玄默修养之道,可有教朕的么?” 道士道:“圣上过誉,山野隐士,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吐纳养生之理,非有方术可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