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文书来到面前,看着宣抚司的印记,然后再看到文书的内容,赵稹陡然愣住。 上面写的是,灵州督监狄青,有屯戍边地,剿灭贼寇之责,有鉴于近来河西不定,一切以安抚番民为上,粮草辎重一应调配齐全。 其中还特意强调了,经略安抚司必须遵从此命。 最令赵稹无法接受的是,这文书还真的是他签署的。 当时是为了平息番人之乱,相比起让这些番人去外猎,打一打边境那些阻卜人,总好过来围宣抚司。 然后狄青带着良马、带着甲胄、带着粮草,一路打到辽国中京了? 这固然严重超出了文书的范畴,可如此一来,就无法定狄青擅动粮草军需之罪了,反倒是两府要问罪。 宣抚司到底是为什么,下了这么离谱的命令? 偏偏就在这时,狄进上前,平和地道:“赵相公,你此来想必是为了京师的风波,垂拱殿里官家所言,如今已传至河西,此番责任应由你我二人承担,切莫怪罪灵州督监狄青了!” “灵州督监……灵州督监……呵呵!” 赵稹如梦初醒,惨然一笑:“官家斥责的是老夫,是堂堂河西路宣抚使!一个小小的灵州督监,还不够格参与这件事!” 确实,官家很少直接责备一位臣子,尤其是宰执,这是会在史料中留下一笔的,赵稹前几日得知消息后,只觉得晴天霹雳,再听狄青即将凯旋,哪里能忍受得住,匆匆赶来了黑水城…… 但现在,狄进一语惊醒梦中人。 垂拱殿内的这句话,传入朝堂高层的耳中,已经相当于正式拉开斗争的序幕。 不知多少太后党会惊骇失色。 不知多少帝党会欢欣鼓舞。 成年后迟迟无法亲政的官家,终于要争一争了! 按理来说,一位六十多岁的年迈太后,与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官家,谁的未来更加远大,是毫无疑问的事情,那为何还有太后党,不该全都支持官家么? 原因很简单,刘娥临朝称制十年,已成惯性,再加上许多臣子担心,从小养在太后膝下的年轻官家性情太过软弱,惧怕太后的威仪,亦或是受限于孝心的名头,根本不敢据理力争! 如此一来,太后还不知道能掌权多久,未来是官家的又如何,至少要先撑过这些年再说,许多臣子当然会听从太后的政令! 如今年轻的官家终于正式发难。 从太后的亲信,河西宣抚使的倒台开始! 而赵稹现在还来计较区区一个灵州督监的过错,岂不可笑? 他缓缓转身,摇晃着离开,在数百庆功将士的目送下,突然又声嘶力竭地吼了起来:“河北夏竦害我……是夏竦害了我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