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4章   大府治巨室,巨室制大府-《抢救大明朝》


    第(2/3)页

    “大府和巨室如何互相制约?”老王爷又不明白了。

    朱由检道:“朕的办法就是由巡抚代表朝廷去和巨室议税,再由大府负责征收所议之税......这样朝廷和地方巨室之间,就有了联系,有事儿可以先好好商量。而治理地方的知府,则专门当恶人,负责收取税收,镇压不服!”

    “让巨室和巡抚议税?这......”老王爷朱翊铭捋着胡子,“老臣得好好琢磨一下。这朝廷收税,怎么可以和下面的人商量呢?”

    “呵呵,”朱由检笑着,“叔祖爷爷,朕这些日子不一直在和您老人家商量吗?”

    “和我......”老王爷朱翊铭闻言一愣,“我和他们不一样啊!”

    朱由检点点头,笑道:“是啊......您是朕的叔祖爷爷,自然和下面的人不一样,但您也是巨室啊!襄阳府就数您家里田多不是?朕和您老人家收田税,难道不得好好商量?

    另外,楚、辽、荆、吉、荣、惠、桂等几位亲王都是巨室......咱们得先好好商量,然后再想别的办法!”

    好好商量的意思就是那几个王爷高高兴兴的带头交税,要饭兵就不去他们家里做客,朱由检也不用移镇转封的阴招对付他们了。

    说实话,移镇转封也挺麻烦的,虽然在转移到过程中可以得到不少土地。但是朱由检手头可用的管家团规模也有限,管不了那么多的土地。而把这些土地发给州府,也就是一亩收个一二斗的租子。

    如果那些王爷肯按照一亩一斗的标准交税,朱由检也就不折腾了......而且留着这些湖广藩王还有个很大的用处——可以通过他们筹集粮食。

    明朝的藩王大多都做买卖,而湖广藩王的买卖就是粮食了——湖广熟、天下足嘛!

    由于东南纺织业的大发展和淮河总发大水,所以东南鱼米之乡的土地大量改种经济价值更高的桑棉,粮食的产量一直在下降,以至于需要从湖广输入粮食。

    而湖广的八大藩王本身是都是大地主,而且还有免税特权,所以也就顺理成章的发展成了粮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