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用行政手段那用什么办法? 陈大科想了一会说:“皇上,臣以为布政司选定全省六到十处试点区域,然后与农垦局合作,组织白云湖等农场先进分子,到这些试点区域去进行宣讲,讲述农场的富足生活,把百姓的胃口吊起来。 同时宣教厅组织文人编写十几部戏文,集中宣扬农场的好处,组织四十到六十支戏曲宣讲队下乡,重点是那几处试点区域。 以山东各地百姓广受欢迎的梆子戏、弦子戏、琴筝清曲等戏曲形式,向广大老百姓进行深入宣传。 等到三到六个月的宣讲,让农场好处深入百姓心中,再以组建山东各地农场的形式,组建农业合作社,吸纳广大农民入会。” 朱翊钧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思路对头。 地方主政官员不要老是霸王硬上弓的戏码,肆意使用手里的权力。越是这样,老百姓反而越不相信。 你们这么强硬地来,是不是里面有陷阱? 老百姓脑子又不傻,会想事情的。 只有通过宣传手段,先把农业合作社的好处,坦诚地告诉广大农民,把气氛烘托到位。谁都想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白云湖农场这样的好日子,百姓们谁不想过? 农业合作社,就是奔着这条路去的。 把这个道理讲清楚,老百姓自然就明白了。凤磐公身为文明指导委主任,你们向他汇报下想法,让他全力配合你们。 在宣教这一块,凤磐公还是很有经验和手段的。” “臣遵旨。”陈大科欣喜地应道。 王宗载提起一件重要的事,“皇上,臣有个不情之请。” “说。” “臣向皇上恳请,请让杨公公从山东农垦局里,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到布政司,帮助我们组建农业合作局和农业合作社,并且把农业合作模式试点成功。” 朱翊钧指着王宗载,非常欣慰地对徐贞明和潘应龙说:“王抚台抓到关键问题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朱翊钧郑重地对王宗载和陈大科说:“方略定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官吏问题。没有得力的官吏去执行实施,你规划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要是农业合作模式,试点没有成功,搞得一地鸡毛,各地百姓会看在眼里,寒在心里,你们后面再怎么卖力吆喝,百姓们都不肯入会。 要是试点成功,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社员农户们粮满仓,腰包塞满了钱,周围的百姓们看在眼里,比你们敲锣打鼓地演一百、三百场宣讲戏还要有效!” 王宗载和陈大科起身,恭敬行礼:“臣恳请皇上,对山东农业合作社,略赐圣恩。” “金水,这是大事。 山东这里的农业合作试点成不成功,关乎着亿万大明百姓能不能在新时代中,也能分享时代的红利,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你必须重视起来。” “奴婢马上安排,叫山东农垦局尽可能抽调能兵干将,全力支持山东农业合作社。” 徐贞明和潘应龙忍不住感叹,当初皇上以少府监行改革之事,真是高瞻远瞩。 当初少府监在许多正统士子官员眼里,离经叛道、倒行逆施。 不想它其实为大明工农商改革蹚出了多条新路,积累了许多人才和丰富的经验。滦工泸商是最典型的例子。 现在大明新农改革又要从少府监的农垦系统取经和抽调人才。 而潘应龙想得更多。 等到王宗载和陈大科告辞离开后,潘应龙坦诚地向朱翊钧提出疑问。 “皇上,大明行万历新政,工业、商业、金融以及交通运输,包括铁路,都以企业形式大行发展,成为大明经济支柱。 而今又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以企业发展的模式大兴新农业,一旦成功,大明的农业主体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以一家一户小农经济为基础,而是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单独出来,从此与地方官府没有太多的关系。 第(2/3)页